黄南州是青海省最为落后的地方,泽库县,又是黄南州最穷困的地区,我们的第一站就从这里开始......
泽库县平均海拔3800米,冬季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自然条件恶劣,牧民收入普遍较低。泽库的哈夏草原方圆二十公里,只有零星散落的牛羊和矮房。而在哈夏草原尽头的山坡上,便是叶贡多寄宿制完小,这也是当地条件最差的一所学校。
学校共57个学生,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7个班。最小的孩子只有6岁。教室是简陋的平房;校园,是坑洼的草滩;厕所,是穿过操场之后的一堵矮墙;宿舍,破旧得不抵风雨,而孩子们面对的,是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
寒冷两人合盖被子御寒
仁青多杰是学校四年级的汉语老师,安顿好晚自习后,他就来到学生宿舍给学生生炉子,这样学生回来,宿舍会比较暖和一点。
宿舍床铺上,孩子们的被褥简单整齐的放着。6年前,学校给孩子统一配备了床品,大孩子毕业后,被褥便被小孩子继续使用,这些本就单薄的被褥已经用了六年了......
全校有28个男孩,21人住在男生宿舍,7名低年级男孩跟着高年级的姐姐睡在女生宿舍。而21人住的男生宿舍只有14个床位。
公保加是六年级的班长,要负责帮低年级的同学铺被子,和他共用一个床位的,是二年级的万玛丹增。在叶贡多完小,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一张小床,两个孩子,双份温度共同抵御一夜严寒......
晚上八点半,仁青多杰会来给宿舍的火炉加最后一次煤。他说:在我们学校的话,一个就是煤少,一个就是怕再加煤会影响到学生的安全为了学生的安全,怕一氧化碳中毒,就是加上这个就不再加了,直到烧尽为止。
这样的炉子只能烧到晚上12点左右,孩子们还是需要忍耐一个又一个的漫漫寒夜......
厕所 经过草滩、操场、矮墙
上厕所,是孩子们夜里最害怕的事。学校没有厕所。孩子们必须走出校门,穿过一片草滩和简易的操场,翻过一堵矮墙,才能到如厕的地方。
晚上,孩子们摸黑上厕所
值班的男老师和女老师带孩子们排队外出上厕所,成了每晚睡前的必备程序。为了避免起夜,孩子们在晚饭后就尽量不再喝水了。
公保加说:我们这个路,就是石头也多,坑也多,我们经常会摔倒。厕所太远了,晚上又冷,晚上有的时候会碰到狗。
一个个小小身影瑟瑟发抖地消失在夜色里,又出现在微光中。夜色中尽是寒冷,是崎岖的路,甚至还有狗、狼威胁......
洗脸用体温勉强维持水温
清晨,男孩子们还没醒来,女生宿舍已经一片忙碌。而此时,火炉、水壶和烟囱摸上去已经彻底冰凉。女孩从枕头边拿出一瓶凉水,这既是她们洗脸的水,也是她们日常的饮用水。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倒炉子上烧的热水喝的时候,她们解释说太烫了。那为什么不冷一冷再喝呢?她们说:我们没有杯子。
男生的洗漱的方式和女生不同,都是喝一口水,再把水吐在手心洗脸。体温,成了孩子们在清晨唯一的依赖。
用含热的水洗脸
校门口的水井,是全校师生的水源。每天中午,孩子们拎着大大小小的水壶来到井边。冬天一到四处都是冰,老师怕孩子不小心摔倒,每天安排了执勤老师帮助孩子们打水。
孩子们拎水回去
大一点的孩子拎重水壶,而小些的孩子,只能一手拎壶,另一手和同伴相互拉直,用这种方法来保持平衡。
操场 那个每天扔石头的人
扎西冷知是学校的体育老师,他也是最期待能拥有平整校园的人。每次上体育课之前,他都会来到校外的这片篮球场做一件事— —捡石头。这个地方风大,沙子也多,还有石头。扎西冷知每次都捡一捡石头,把石头扔出去,孩子们才不会受伤。
篮球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因此,学校把唯一算得上平坦的地方建成了篮球场。而跑跳和踢足球,孩子只能利用旁边的草滩。藏族孩子喜欢蹦蹦跳跳,学校地方很大,但就一块平地让学生运动。
只有简陋的操场,但孩子们依然拿到了所在学区篮球比赛第三名的奖牌;
只有简陋的教室,但五六年级的孩子,总成绩在泽库县20多所学校中依然排名第一。
这里的老师比其他学校承担了更多家长的责任,照顾孩子起居、掏钱买文具和鞋袜等,而孩子,也像野草一样,在寒风中愈加坚韧。
大家的梦想
贫穷和困境,虽然让生活多了些坎坷,但却从来无法剥夺快乐,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奋斗。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