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政务舆情力争3小时内回应 江苏人民更快获取政务信息

民生资讯现代快报2018-01-05 08:1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重大突发政务舆情力争3小时内回应 江苏人民更快获取政务信息

今后,市民获取政务公开信息将更便捷。1月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苏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出台。《细则》明确,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力争在3小时内、最迟不超过5小时发布权威信息。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伟娟

时间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

2019年底前完成

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方伟表示,江苏围绕中央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出台了《细则》。《细则》明确,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规范。统一规范的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前提和基础。方伟介绍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权力清单标准化,公开发布并接受群众监督。截至目前,全省公布不见面审批(服务)业务11万余项,实现90%的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在线。

在此基础上,江苏要求各部门在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本部门本系统的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编制工作,并实行动态调整。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参照省级部门时序进度。2018年底前,同步完成本地区政务公开事项目录编制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让各项政务信息的公开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看点

重大突发事件

力争3小时内回应

《细则》中创新做法不少。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细则》明确回应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对涉及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政务舆情,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回应主体;涉及市、县(市、区)的政务舆情,市、县(市、区)涉事责任部门是回应主体;涉及多个市、县的政务舆情,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是回应主体;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舆情,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回应工作,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商,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一致,必要时可由本级政府办公室(厅)确定牵头部门。

《细则》还明确,要推动政务舆情回应制度化规范化。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回应时间从5小时提高到“力争在3小时内、最迟不超过5小时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时,根据工作进展,要持续发布权威信息,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

首创

群众获取政务信息

看看“10项指引”

会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向社会发布《申请获取政府信息10项指引》(以下简称《10项指引》)。省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办主任张旻介绍说,这样问答式、场景式的《10项指引》为全国首创,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何便捷高效申请政府信息做出了具体指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每年有3万余件信息公开申请被提交至行政机关,其中约70%的申请能够得到满足,但总的来说,虽然各级行政机关做了大量工作,社会公众对一些信息公开具体办理,总感觉落实得还不够。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很多,包括存在程序盲点、行政机关宣传指引不够等。

《10项指引》将打破上述壁垒。例如,应该向哪个行政机关提出申请?《10项指引》明确,各行政机关职责可到江苏政府服务网“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专栏查询,也可向“江苏12345在线”咨询。

[责任编辑:柳晓原]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