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方十八般武艺掀“打拐风暴”战果显著

民生资讯来源2010-05-20 09:1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4月18日22时,一名年轻女子潜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人民医院,冒充护士以脐带消毒的名义将一名新生婴儿骗出医院后逃逸。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连夜部署开展侦破工作。次日13时,犯罪嫌疑人乘坐的出租车被民警截获,婴儿获救。从接报警到成功告破,警方破获这起拐骗婴儿案仅用了15小时。

记者今天(19日)从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办公室了解到,自去年4月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专项行动(即“打拐风暴”专项行动)以来,已取得显著战果:截至5月10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案件5221起,拐卖儿童案件3519起,组织流浪乞讨案件44起,收买被拐卖儿童妇女案件959起,组织未成年人、残疾人违法犯罪案1373起,阻碍解救案8起。

首次发布A级通缉令追捕人贩子、首次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首次明确规定儿童失踪随时报案立案……全国公安机关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严厉打击拐卖犯罪。

拐卖案件报警即立案,是此次专项行动的一大突破。公安部首次明确规定,“凡是妇女儿童失踪都必须按拐卖妇女儿童罪来立案侦查”。“除刑侦部门外,派出所也要受理并有权开展拐卖案件侦查,其他警种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这些措施确保了拐卖案件不再错过侦破“黄金期”,使打击拐卖犯罪的能力加倍提升。

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是此次专项行动又一亮点。4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机关通过DNA鉴定为两名被福利院收养的被拐儿童找到亲生父母。目前,承担血样检测任务的各地公安机关200余个DNA实验室已全部联网,通过DNA数据库的数据比对,已经为483个孩子找到了亲人。

2009年10月28日,公安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首批60名已解救的未查清身源的被拐儿童信息,详细披露了60名儿童的照片、现用名、性别、被拐时间、体貌特征等内容,架起了父母与丢失儿童之间的桥梁。公安部还与“宝贝回家”等民间组织建立合作机制,互相提供线索,吸纳群众建议。

“一系列新的措施凸显了公安机关打拐的决心和力度,也从根本上为遏制拐卖犯罪进行了机制探索。”公安部“打拐办”负责人说。

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针对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立案、定罪量刑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这些过去打击中的模糊地带,首次被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也为打拐工作的持续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强化打击的同时,公安部还将充分发挥国务院反拐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推动相关部委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反拐行动计划,实现对拐卖犯罪的综合治理。(中国青年报 何春中)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