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11分报道,国新办今天(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介绍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展及查办案件情况,中国之声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侯艳。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发布会的具体情况。
记者:今天郝明金副部长首先通报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案件的查处情况,这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去年7月份中央做出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现在专项治理工作可以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专项治理工作进入到了排查阶段,各地区各部门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为重点,对2008年以来立项、在建、竣工的建设项目进行了排查。截至今年4月底,共排查项目28.1万个,发现问题10.2万个,整改和纠正问题3.15万个。
现在各地区和部门都在努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涉及工程建设领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法规制度也陆续出台。中纪委制定的《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适用若干问题解释》已经发布实施了,这个规定对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谋取私利的9个方面,39种具体行为规定了量级的标准,也是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的一部重要党内法规。监察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行为、政纪处分规定也会在近期发布。
另外,今天在会上重点通报了20起典型的案件,郝明金副部长总结了四个特点,第一个是发案的环节非常广泛,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规划管理、土地出让还有招标投标到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违法违纪的案件。其中在土地出让、规划管理和招标投标三个环节违法违纪案件是比较集中的。
第二个特点是涉案的主体很多样,既有党员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之便插手干预的情况,也有相关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负责人,甚至社会中间机构有关人员插手干预,另外就是评标专家利用特殊身份在评标过程中收受贿赂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
第三个特点是作案手段非常隐蔽,有的是直接收受财物,有的是以补偿费、咨询费的名义收受财物,有的是本人收受,还有是让配偶、情妇等特定关系人代为收受,更有人在位的时候为当事人谋取利益,退休以后再收取贿赂,方式可以说很多样。
第四个特点就是收受的金额都比较大,今天在会场上公布的20起案件,数额最少的58万,最多的2200多万,比其他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的案件整体来说金额大很多。郝明金副部长今天也强调,对于腐败案件,中央历来态度非常坚决,只要是腐败案件不管发生在哪个领域,不管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个级别干部都会一查到底,绝不放过。
(中国广播网责编:王红霞)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