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抱怨菜比肉贵:供小于求是高菜价主因

民生资讯来源2010-05-21 09:5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近日,我国一些地区菜价波动十分明显。从统计数字看,近日来蔬菜的总体批发价格和5月初相比有了大幅回落。以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为例,目前的蔬菜总体平均价格与5月1日相比,降幅已达到20%左右。然而,许多网友还是抱怨菜比肉贵。

“老百姓难承受”

有网友认为,目前与民生直接关系的菜价比房价更需要政府调控。房子毕竟是一种资产性商品,无论是买或者租,只要有个住的地方就行。现在没钱可以等等再买,但菜价高却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位网友说,菜,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只要是人,每天都离不开它。最近的菜价与前段时间比几乎翻番,有的甚至翻了几番。粮食也在涨,杂粮也在涨,特别是豆类最近已经涨了几番,老百姓已经到了承受极限。

“本地人吃本地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网友说“我根本不认可菜价疯长的官方解释”。不可否认,近期气候异常是我国菜价“疯涨”的一个原因,蔬菜这种生长周期短、和季节关联度高的农作物,气候异常一定会影响到其生长和供应。

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我认为菜价“高烧”的深层次问题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周边的菜地在大量减少,蔬菜的供应也必然会大幅减少,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本地人吃本地菜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的城市越长越高,也越长越胖了。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昔日的农村现在都变成了“开发区”“高新区”,昔日的农民摇身一变而成市民。换句话说:过去种菜的现在大都成了吃菜的,我们的蔬菜需要由山东寿光这样的蔬菜基地提供,运输等费用自然会增加,到了我们的餐桌上价格自然就会高很多。

供小于求是主因

新华网友认为,供小于求是造成高菜价的主因。我们都知道,市场经济下,物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供求规律的影响。当前的菜价之所以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供小于求造成的。如今,我们城镇化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城镇不务农的人员大为增加,务农人员相对减少,原先家家户户各有二分小菜园的模式已不多见,替而代之的,是规模化、集中化的青菜生产模式。不过,当今是一个过渡时期,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当前集中生产的规模能力还在调整探索的过程中,有时供不应求造成菜价上涨的现象是正常的。

同时,青菜市场的垄断、社会游资的冲击、不正常的炒作,也是造成青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近一段时间来,社会游资又瞄上了农产品市场。社会游资的加入,主要控制了青菜的流通环节。菜农们在这种境况下失去了对自己青菜定价的话语权。 (经济参考报 韩丹 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