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羊转基因研究获突破 平均转基因效率56.8%

民生资讯来源2010-05-24 11:5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24日电 (记者何军刘杰)中国新疆畜牧科学院日前利用慢病毒载体转基因技术对绵羊进行转基因试验,通过基因检测发现162只新生羔羊中有92只为转基因绵羊,平均转基因效率高达56.8%。

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明军博士说,国际上常规的原核显微注射和体细胞克隆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一般在1%至5%,而该项研究结果远远超过了国际常规转基因技术的效率。

2009年秋天,新疆畜牧科学院采用慢病毒载体转基因技术,进行了4种促进肌肉、羊毛生长基因和2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验,共生产转基因胚胎473枚,转基因胚胎移植受体母羊255只,怀孕母羊118只。2010年2月至4月,怀孕母羊顺利产羔,获得新生羔羊162只,通过基因检测有92只为转基因羔羊,平均转基因效率达56.8%,目前存活61只。

这次转基因试验中新疆畜牧科学院还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标记,获得了11只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羔羊,其中有8只在紫外光照射下鼻粘膜、皮肤和蹄甲可见清晰的绿色荧光,这说明转基因羊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得到了有效的表达。

刘明军说,之前转基因绵羊数量最多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一次性最多获得7只转基因绵羊,最高转基因效率只有2.25%。 刘明军说,绵羊慢病毒高效转基因技术的建立,突破了规模化生产转基因绵羊的技术瓶颈,为绵羊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持。

据介绍,转基因育种能克服常规育种的局限性,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和聚合,定向培养家畜新品种。因此,转基因育种等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将成为今后家畜育种发展的主要方向。

自1985年美国科学家通过显微注射方法获得世界上首例转基因绵羊以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绵羊新品种和利用转基因绵羊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质的研究在国际上受到关注,一些携带不同基因的转基因绵羊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诞生。

然而,由于受转基因技术的限制,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获得了转基因绵羊,而且效率很低,能够大规模生产转基因绵羊的实验室更是寥寥无几。

刘明军说,要使绵羊转基因技术能够用于新品种培育,必须建立稳定、高效、规模化的转基因技术方法。

他说,本次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促进绵羊肌肉生长以及提高羊毛产量和品质,接下来要对转基因羔羊进行深入分析检测,最终筛选出优良的个体进行新品种培育。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