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适中 硕士压力最大

民生资讯来源2010-05-24 18:0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今年愿意接受零月薪的大学生从去年的1.3%激增到今年的18%。专科生的就业压力感追上了硕士生,几乎与硕士生并列压力最大。2010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昨天举行,《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同时发布。

报告显示,与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得分19.12相比,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来说有所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趋于平和,为17.8分,压力大小可以用“适中”描述。

博士接受“零月薪”超一成

报告显示,参与调查人群的期望月薪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范围内,其中专科生期待月薪接近2000元,本科生2500元,硕士生为3000-3500元,博士生4500-5000元。“总体看,不同学历的人群在期待月薪水平上比较接近现实。

专科和本科人群接受零月薪比例较高,分别为18.5%和20%,但硕士和博士的“愿意“人群也都超过一成。另外,不同入职阶段中,“愿意”零月薪比例高的依次是在校1-3年级学生、应届无工作、往届无工作人群。

此外,愿意去西部和郊区就职的人今年也增加了,明确表示“不愿意”去基层等艰苦岗位工作的只有23%,远低于去年,45%的人“可以考虑”去基层等艰苦岗位,这类表现出灵活态度的人群比例大幅上升。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博士分析说,他们进行了随机电话抽查,接受零月薪时限最短的为一个月,最长的可达半年。“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长远发展、感兴趣、是否值得付出”等偏重个人素质和价值观的方面,“这与过于重视高工资的功利性趋向显然不同,表明大学生正以灵活的积极心态降低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怨妇”现象明显

今年就业压力感受最强烈的是硕士生和专科生,本科生居中,博士生压力相对较小。熊汉忠分析说,这是因为他们在就业的绝对竞争力和个人发展上处于明显劣势,所以在就业中感受到压力高于其他高学历人群不足为怪。

报告提出,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上依旧存在明显的“怨妇”现象。“更多人把就业压力归咎于外部因素,而淡化个人影响”,熊汉忠解释“怨妇”的意思。这说明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竞争力还有待加强。这种遇到不顺时的习惯性外归因倾向,在不同学历、不同入职阶段的被调查者中普遍存在,在往届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中最为突出。(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