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均益:中美对话关系16亿人利益和68亿人未来

民生资讯来源2010-05-27 16:45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5月24日,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这是开幕式前,王岐山、戴秉国和克林顿、盖特纳及双方代表团主要成员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环球视线》2010年5月25日播出 中美对话:16亿和68亿人的未来,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水均益:

  美国《华尔街日报》昨天撰文说,“让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国官员每年定期一聚是有意义的,这为双方在避免直接冲突的情况下,提出尖锐的话题提供了机会”。套用一句俗话说,中美双方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坐下来有话好好说。

  其实这篇文章只说对了一半,中美两国的对话,首先当然是为了13亿中国人和3亿美国人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两个世界公认的强国和大国,能够坐下来有话好好说,也是为了全世界68亿人民的未来。关于这一点,与会的很多中美官员都是赞同的,而且参加会议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也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杨洁篪 中国外交部长:

  我认为,这次战略对话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戴秉国国务委员和希拉里国务卿都认为,去年以来两国关系总体上取得了积极的发展。

  双方认为,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战略含义和全球性的影响是在不断上升。所以无论是在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保持可持续增长,还是在应对地区性挑战,全球性的挑战,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方面,中美之间都面临着共同的课题,也肩负着共同的责任。

  双方在对话当中都强调,要认真全面地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要共同努力建设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时,要采取切实的行动,稳步地建立中美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双方都认为,这次(对话)谈得还是很好的。在结束的时候,双方也都表示就是时间不够。我自己参加这次对话也有这种感觉,来的部长太多了,大家都得有说话的机会。我觉得这种争着发言的场面,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这说明双方都非常重视推进中美关系。我们是两个大国,很多事情需要进行战略沟通,需要了解彼此的想法,要看清大局,这个对中美两国都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这次战略对话确实有战略意义,我想以后也会办得很好。

  水均益:

  刚才听了这段中午对杨洁篪部长的采访。

  其实在采访间歇,我也私下跟外交部参加会议的某些官员了解了一下,我说你们对这次两天的中美对话是什么感觉,其中一位外交部官员告诉我说,他说用两个字“震撼”。而且他还解释了一下,他说实际上我们说中美对话不是谈判,是一种对话,更准确地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甚至是一种谈心。

  我知道,孙先生这两天也在密切跟踪这次对话,而且参加了一系列活动。您来给我们谈谈您的解读,是不是一种能够震撼两个国家,甚至是更广阔领域、世界领域的一种心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呢?

  孙哲 特约评论员:

  对。“震撼”我觉得用的有一点夸大,可能现场的感觉,你如果出席一个很宏大的场合,人来人往,你会觉得那种场面比较震撼。

  四十八小时密集对话 中美坦诚相见

  水均益:

  就像刚才杨洁篪部长所说的,四五十个部长在一起开会,每个人只有5分钟发言时间,不够说。

  专家观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针锋相对 坦诚相见

  孙哲:

  对,你会觉得大家都很踊跃,都想早点说,你确实感到那种场面的震撼。

  但实际上,其实中美之间打打谈谈、断断续续,无论是“战略经济对话”还是“战略与经济对话”,都已经对彼此的个性相对熟悉了。所以,除了这种心与心的相撞,某一个谈判或者对话的时机,你感到场面的震撼。如果双方在平时这一年或者今后几年交往过程中,你要永远感到震撼,那恐怕就有问题了。一个是正面意义上的震撼,不断有好成绩出来,如果你是负面意义上的震撼,那就说明双方差距太大了。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对这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最大的感觉就是,针锋相对、坦诚相见。就是大家坐下来以后,不同的观点都能够自己表达出来,比如说中国对美国出口管制,我们对他们的一些不满、对他们的一些要求,国家也作出一些正面的回应,也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有一些担心,他也坦诚地把他的担忧说出来。所以我觉得,可能用“针锋相对、坦诚相见”来形容现在中美之间的这种工作关系,或者是震撼性的工作关系,那可能是比较确切的。

  水均益:

  而且我听参与会谈的人形容,真是您刚才所说的针锋相对,什么问题都往桌子上摆。所以有人就认为说这样最好,你不要有话不说,回过头来背后叨咕我们。反过来,你把所有的问题,你的不满或者疑惑等等放在桌面上,这才像两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

  我想请教一下宋先生,您觉得这两天这样一个中美对话,现在具体的成果有一些,最新的消息,战略对话有26项具体成果,经济对话达成了5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我觉得有一条值得给大家通报一下。双方承诺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的保护主义。美方将在这个过程当中,认真考虑给予提出市场导向行业申请的中国企业公正、合理的待遇,并且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是这次中方很要求的一点,虽然美方在会上没有承认,但是答应迅速承认。您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成果吗?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