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改革探索新模式

民生资讯来源2010-06-02 23:0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居住证”改变了什么

  5月27号,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第一次在国务院的文件当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的制度。暂住变居住,一字之差将会给千百万的流动人口带来什么样的生活变化呢?新的制度如何能够对每一个人都做到管理和服务的平衡?下一步的户籍改革之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走?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马光远共同评论。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国务院文件释放新信号,户籍制度改革话题再度升温。

  刘戈:暂住证是一种被管理的职能 居住证赋予的是一个公民的权利

  (《今日观察》评论员)

  国务院第一次在文件当中提出要在全国的范围内逐步来推行和实施居住证的制度,这一回的表述是在一个长达几千字的文件里只有一句话,“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居住证制度”,15个字,它表达的是要变成一种全国性的推广,因为这样的一种表述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的文件里,所以大家非常的关注。在09年年底的时候,一位北京市的处长表示09年北京要推广居住证制度,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天也一样,这15个字占据了各家媒体的重要位置,说明大家非常的关注居住证。

  以前的暂住证更多的是一种被管理的职能,居住证更多的赋予的是一个公民的权利,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差别很大。所以有非常多的人都迫切地等着把暂住证换成居住证,因为有的人可能已经在某地居住了很长时间,但他所包含的福利、服务,可能没有那么多,那么这样一个“居”替换了原来的“暂”,这是很多人心里非常大的一种希望。

  马光远:我们下一步的户籍制度要探索出一个比较新的模式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不仅仅是第一次在国务院的文件里提出,我还关注到,这是在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里提出,也就是说推行居住证制度本身,不仅仅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部分,而且是有关经济结构本身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型,特别是在今年我们面临很多瓶颈的情况下。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经说过一句话,推行城镇化的一个关键是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今年以来,高层在加快城镇化,推行户籍改革方面释放出很多的信号,上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国务院的工作报告里,到最近诠释“暂”字。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要推行户籍制度改革,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实现以政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心得,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这也意味着释放出的最大信号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户籍制度要探索出一个比较新的模式。

  刘戈:要明确居住证到底是暂住证的替代物 还是户籍改革通路上过渡的产物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2008年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一些城市开始改变居住证的性质,就是由原来各个城市里吸引人才的人事部门办的这样一个证,变成了暂住证的代替物。从现在来看,在有的城市里面,基本上就是原来的暂住证换了一个马甲,居住证变得有点像山寨版的户口了,但在有的城市里,居住证和户籍之间有一个明确的通道。它并没起到户口的作用,因为它现在来说只起到部分户口的作用。在有的城市里,会明确地表示居住证以后能变成户口,有的城市是不能办到的。

  现在来看,从入门的门槛和最后得到的权益来说,各个城市都不一样。比如说大连,门槛很低,只要你符合办暂住证的条件,基本上都可以办居住证,但是居住证不做任何承诺。山西太原就表述得很清楚,五年以后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得到太原市的户口。像广州,深圳以及很多地方,就可能是介于大连和太原之间,有一定的门槛,有各自不同的待遇。

  嘉兴其实是比较早实行居住证的城市,它把居住证分成了三类:一类是临时居住证,基本上相当于原来的暂住证;第二类是居住证,就是暂住证的升级版,比如说孩子义务阶段的教育这样一些功能;第三类是技术居住证,它更接近于户口。各个城市走的路径不一样,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央国务院有一个统一的基本门槛,也就是说居住证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暂住证的替代物还是一个户籍改革的通路上的过渡的产物。

  马光远:此次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住证的举措本身 是给我们未来的户籍改革划出了一张路线图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目前这十多个城市,各地各种不一样的居住证来看,基本上就是三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暂住证本身的升级版,换了一个叫法,但是内容没变,办的手续也没变,内涵也没变,带来的东西也没有变。第二种情况是所谓的户口本的山寨版,增加了一些福利和权益,比如说在就业方面,在医疗方面,在其他社保方面,你可以享受类似于有户籍人口的福利,但并不能完全享有。第三种情况就是跨往户籍人口的一张船票,现在拿到居住证以后,等于是你有了张船票,经过一段时间,你到达彼岸以后,就能拥有户口。

  当然,各地可以按照自己的资源状况,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搞不同的试点,但是作为全国性的政策,如果我们提出来,就要在全国要大面积的推行的话,那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内涵,这个政策本身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一些分歧。所以事实上,这一次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住证的举措本身说明,这就是给我们未来的户籍改革划出了一张路线图。事实上在居住证前面还有几个字,就是要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入户门槛,这意味着对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我们未来的户籍改革的道路是一步到位。对于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城市就先采取一个过渡的措施,这个过渡的措施就是办一个居住证,但是这个居住证本身肯定不是暂住证的升级版,它应该是跟暂住证告别,而跟户口接轨,也就是说在福利方面,在本身的内涵方面,应该更接近于户籍。

  户籍制度改革,核心词是“落户”,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如何让同城待遇尽快实现?

  刘戈:尽管现在下一步要推行居住证制度 但不能让居住证制度代替户籍改革。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现在这十来个城市实践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已经能够产生变化的就是那些水到渠成的问题。比如现在国务院有统一的规定,社保已经可以在各个地方进行接续,那么这一部分是可以解决的;另外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我们有《义务教育法》,而且现在中央也三令五申,工作地必须要解决打工者子女的就学问题;还有就是相对比较琐碎的一些事情,计划免疫,老人坐公共汽车等等这些方面。

  现在,有一个改变不了的是小孩考大学的问题,打工者子女还是得回到原籍学校考试。这样一来,高中阶段也很难在居住的城市里上,因为各地考试的教材不一样,考题也不一样,所以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保障性住房的问题,为了平抑房价,很多地方推出了保障性住房。目前保障性住房只有户籍人口才能够享受。等于这样的一种此消彼涨,让这样的一项改革推动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尽管现在下一步要推行居住证制度,但是不能让居住证制度代替了户籍改革。

  马光远:我们要对整个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和艰巨性有所考虑 并且要有所突破

  (《今日观察》评论员)

  居住证主要是针对流动人口的,因为流动人口不是所有的户籍人口,还有农村户籍人口,也有转变的问题,但就流动人口本身来讲,难度就非常大。比如现在的流动人口有两亿多,这两亿多的人口如果全球按照人口排名,我们流动人口排在第四位,这么一个庞大的人口对于资源,对于其他方面的需求都非常大。

  2003年的时候,郑州曾经一度取消了户籍制度,当时一下子拥进了15万人,城市不堪重负,最后被迫取消掉。所以我们应该对整个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和艰巨性,要有所考虑。另一方面,要有所突破。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大的突破不是户籍本身,户籍本身办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工本费也就是20几块钱,最难的就是后面的福利问题,比如说养老统筹、教育的公平问题、医疗的一卡通问题等等。所以未来最大的突破在户籍后面的一些福利问题怎么样来进行解决,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是很多部门需要做很多千头万绪的工作的问题。

  周孝正:居住证制度就是一个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居住证制度就是一个进步,当然有迁徙的权利,也就是说他既可以住在农村,也可以住在城市,他也可以住在这个大城市里,也可以住在那个大城市。作为一个过渡的阶段,现在搞了一个居住证,是一个中间的阶段,今后一定要改成公民身份证,只要一亮身份证,你就可以自由迁徙,自由工作,自由居住。

  李小平:居住证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解决其含金量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作为居住证来说,至少在名称上,它跟国际上接轨了,孔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分首先是一个积极的进步作用,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含金量的问题。现在最重要的一个是社会保障,还有一个就是孩子教育。如果这里头不包括城镇居民所基本的社会保障的利益,那我觉得就是离实质性的城乡平等,或者是说离现代的户籍制度还有很大的距离。

  刘戈: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所有公民能享受的福利都能在一张身份证上得以体现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我们能用身份证代替目前所有已经办了的,或者还没有办的证,包括暂住证、居住证、临时性的暂住证以及专业人员的居住证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证,因为所有的这些证都是画地为牢,让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像一个外人一样。这个梦想实现的过程会经历一定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确实有点太长了,我们很多人已经在另外一个城市暂住了半辈子,难道还让他们再暂住一辈子吗?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所有的公民所享受的福利,能在一张身份证上有体现。

  马光远: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大家可以在祖国大地上自由飞翔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的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让大家成为自由飞翔的鸟,可以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飞翔,而不是暂住,但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方向给人感觉是一个自由飞翔的风筝,总是有很多的限制,有很多的牵绊,而且进度老是上不去。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