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旅中国志愿者担任乘务组载荷专家(图)

民生资讯来源2010-06-04 07:28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6月3日,俄罗斯当日开始在莫斯科进行世界首个模拟火星之旅试验。中方志愿者王跃(左二)参与此次试验。人民图片

核心提示

6月3日下午,包括中国青年王跃在内的6名志愿者进入模拟试验飞行舱,开始为期520天的“火星之旅”。

“火星500”试验正式启动。人们关心,志愿者们能否坚持到“从火星返回地球”的那一天,但主持试验的科学家说,无论能坚持多久,试验都没有成败。这个科学探索本身,就是为了了解人在这种“星际旅行”中所能承受的生理和心理极限。

人物名片

王跃:参加“火星500”计划唯一的中国志愿者。江苏南京人,1982年7月出生,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2008年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硕士学位,现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任航天员助理教员。2009年11月参加“火星500”试验志愿者选拔。

俄罗斯莫斯科近郊一座灰色砖房内,时针指向莫斯科时间13时48分。

“乘组准备完毕,请下令!”

“开始试验!”

6名志愿者围成一圈,击掌相庆,然后带着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进入模拟火星飞行舱。他们将在550立方米的密闭空间中体验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

启程去“火星”

“爸爸,我关机了,一年半之后打给您”

莫斯科时间6月3日6时,王跃起床。6时10分,他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爸爸,我要关机了,一年半后再给您打。爸爸保重, 照顾好妈妈。”

6时20分,医生为王跃把脉,看了舌相。6时30分,在阳台上望着满眼翠绿的风景,王跃依依不舍地说,“一年半之后才能看到了。”

7时20分,在宾馆前,中方试验队组织了小型的欢送仪式,身穿蓝色舱内工作服、左臂上绣有五星红旗、戴着蓝色口罩的王跃启程前往莫斯科近郊的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接受体检。试验舱就建造在这里的一座灰色砖房内。

在试验过程中,王跃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外界通话,但从踏入舱门的那一刻起,通话将成为“天地通话”,延时达20分钟。

掌声和欢呼留在舱外

王跃在乘务组中担任载荷专家

12时,进舱仪式正式开始。俄联邦航天署公布了乘务组名单,除了中国志愿者、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宇航员教员王跃外,其余5名志愿者分别是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肺髑欠颍ㄖ噶畛ぃ?⑺蘸章薏挤科莫洛夫、亚历山大匪鼓?幸?蛩够?⒎ü?穆蘼?查尔斯、意大利的迭戈肺诙?饶伞M踉驹诔宋褡橹腥卧睾勺?摇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