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毓灵)开着宝马车,却让 " 穷爸妈 " 去骗领低保?未来,申请低保时,房产、银行存款、收入等信息都将被核对得一清二楚。6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获悉,《江苏省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草案)》(以下简称 "《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核对对象的车辆拥有情况、银行存款、不动产状况等 16 条经济信息,均被纳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范围。民政、公安、住房、人社、地税等部门,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联网查询,维护社会底线公平。
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关乎低保、临时救助及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对象的准确认定,为了让真正困难的群体得到及时救助,因此核对的公平性十分重要。
在过去,民政部门采取的是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传统核查方式,一些隐形就业、隐形收入问题无法准确掌握,尤其是对车辆、房产、存款等大宗财产更是无法核实,从而使一些人钻空子,隐瞒家庭收入骗取救助待遇。
本次《草案》明确,核对对象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财产包括房产、车辆、船舶和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等资产;其他基本情况包括户籍、赡(抚、扶)养、就业、就学和残疾人类别及等级等。民政、公安、住房、人社、地税等部门,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建立信息共享、联网查询,维护社会底线公平。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以下简称核对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具体工作。
据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拟对 16 条经济信息进行核对,包括:
(一)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婚姻登记、殡葬、社团组织登记等信息;
(二)在校学生受教育情况和享受教育救助等信息;
(三)户籍人口登记和注销、出入境等信息;
(四)就业和失业登记以及享受就业援助,离退休,社会保险缴纳及享受待遇情况等信息;
(五)不动产拥有、交易和租赁等信息;
(六)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使用情况等信息;
(七)车辆、船舶拥有,营运许可等信息;
(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信息;
(九)个人、个体工商户及企业的纳税等信息;
(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生产经营等信息;
(十一)承包土地、山林、水域以及享受农业补助、拥有农业机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等信息;
(十二)困难职工家庭认定和享受帮扶救助等信息;
(十三)残疾人残疾类别、等级和享受助残服务等信息;
(十四)居民家庭银行存款、证券交易、商业保险等信息;
(十五)与核对工作有关的统计数据;
(十六)其他需要各相关部门和机构负责提供的信息。
核对对象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社会救助的,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并作为相关核对对象的失信信息,记入省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情节特别严重的,列为 " 黑名单 ",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失信惩戒。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办法一旦通过,有望有效弥补核查申请救助家庭 " 车子、房子、票子 " 三大经济状况指标的短板,防止开宝马吃低保、住豪宅领救助等现象发生,让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用在真正困难的对象身上,维护社会底线公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