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预测,太阳风暴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将在8月3日“击中”地球。昨日,有市民称在9时左右和12时左右,手机信号出现短时不稳定情况,怀疑与太阳风暴有关。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昨日确实出现太阳风暴,但级别较低,没有对地球产生太大影响。
太阳耀斑前几日爆发
据报道,上周末各国天文工作者目睹了一场剧烈的太阳耀斑爆发,这次爆发随后引发了太阳风暴,向上亿公里外的地球喷发形成太阳风。
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张长喜介绍,根据前两天的观测,太阳确实出现了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现象,而这些物质到达地球一般需要两天时间。太阳风暴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的物理环境,比如会扰乱电磁场。
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昨日出现的太阳风暴级别为C3.2级别,强度较低,不会对地球产生太大影响。据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发布的监测资料称,昨天在太阳球体上只看到一个黑子群。
主要影响高纬度地区
张长喜介绍,虽然此前曾发生过太阳风活动强烈的时候对电力、通讯产生影响的情况,但主要是影响高纬度地区。
■ 释疑:太阳进入活跃期
北京市天文馆专家介绍,太阳的一个平均活动周期为11年,去年年底到今年,陆续有小规模的太阳黑子出现。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会越来越强。太阳黑子的出现,会在地球两极产生强烈的激光,出现非常壮观绚丽的景象。从对地球的影响来看,电磁、卫星、航天发射等活动受其影响较大,特别是航天发射。(新京报 本报记者 蒋彦鑫)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