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圆满闭幕。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亚青会闭幕式安保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全市1.3万余名民警全员在岗,其中6300余名公安、消防等安保力量直接参与了亚青会闭幕式安保工作。围绕奥体中心外围、奥体中心体育馆等重点地区及闭幕式入、散场等重点时段,警方不断加强疏导和秩序维护,最大限度疏散人员、车辆,减轻中心密集区域压力,有效确保闭幕式平安精彩令人难忘。整个亚青会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及交通、火灾事故。
闭幕式开始前5小时,所有安保工作执勤岗位人员全部到位。部署在闭幕式现场及周边安保力量,从核心区、外围管控区到沿途安保,织成了一张全方位安保防控网。为尽量减少对市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警方对奥体中心安保措施,以及外围人群疏导、交通管制措施进行调整优化,并提前发布了闭幕式交通管制公告,有效确保当晚奥体中心及周边地区交通安全有序。
昨晚闭幕式结束后,为便于观众疏散,地铁警方数百名民警分别在一号线奥体中心站和二号线奥体东站客流最密集的2号口拉起警戒线,开辟地铁免检通道,直接引导闭幕式观众和持证人员进入地铁,并引导其他乘客由临近出入口进站,在民警疏导下,退场观众秩序井然。
赛会期间,按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安保体系”要求,警方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亚青会安保及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本月10日,警方启动一级巡防后,82个街面盘查点全部上岗盘查,20辆武装巡逻车全天巡逻,在6个重点地区开展公安民警、武警巡逻。根据安保指挥部指令,警方先后出动多架次警务直升机实施空中巡逻,持续不断将场馆等周边警情画面实时传回安保指挥部,全力做好对全市“低、慢、小”飞行物警戒处置工作。同时,我市水警也与省内长江沿线8个市水警部门、安徽省长江流域水警无缝对接,建立每日信息通报、研判机制,不断建立健全船舶管控机制会同海事等部门,联合开展水上隐患巡查,并对通过我市水域的危化品船进行检查,不断强化亚青核心管制区监管。“水陆空地”立体化打击防范网络,有效维护了全市社会良好治安秩序。
此外,消防部门进一步强化现场执勤,采取分区域、不间断、地毯式巡查。特别采用了“1、3、5分钟”灭火救援行动方案:在1分钟内,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到达现场,利用灭火器、灭火毯等灭火;3分钟内,由前沿作战指挥部和现场临时消防站人员利用细水雾水枪等灭火;5分钟内,辖区消防队车辆人员到场,进行灭火救援,此举有效确保了期间火灾事故“零发生”。
与此同时,警方也努力追求安保与民生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安保工作新品牌,为城市留下安保遗产。为了让赛事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南京警方不断将科技警务引进交通安保工作中。警方通过对亚青会车辆发放电子证件,便利交管部门实时掌握车辆起始地、目的地和车辆实时行驶状况,在确保赛会车辆安全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市民出行困难。
本月19日晚,亚青会重头戏——田径项目系列比赛在奥体中心体育场拉开帷幕。2.5万余名中小学观众短时间内汇聚奥体中心。之前,奥体中心5个大门36个安检点、验证处每小时过检人次为5000人,最多达到8000人。但当晚,这一人数翻了两倍,大大增加了安检、验证工作难度和压力。对此,警方通过增调安检人员、“错时”、“分门”、验检分离、预留缓冲区等举措,有效确保了原本4个小时的验票、安检工作量在短短1个多小时内有序完成。
全市32个“环宁护城河”安检点在赛会期间,采取“逢车逢疑”必查措施对入宁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同时,南京警方派出工作组奔赴省内及安徽18个城市,对入宁客车在发车源头进行检查,半个月来,共计张贴超过2万张客车行李箱封条,确保入宁客车及人员的安全。
闭幕式结束后,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锦辉表示,全市公安机关要对亚青安保工作经验和做法进行积极总结和提炼,继续发扬连续作战、无私奉献的精神,尽心尽力尽责,以崭新姿态全力完成明年青奥会的安保任务。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