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板机正在工作中。
目前,大桥维修改造总体工程进度已经过半。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邵丹 摄
从南堡向北,钢桥面板已经铺装了几十米。石小磊 摄
一年前的今天,那个细雨纷飞的夜晚,工作了近半世纪的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闭关”疗伤。经过整整一年的诊断、治疗,如今大桥怎样了?9月中旬刚刚露出一身筋骨的大桥开始穿衣戴帽了吗?10月27日上午,记者从南堡来到大桥维修现场一探究竟。
正桥桥面
近1.6公里的正桥已经铺上了100多米钢桥面板
一个多月前,记者从南堡公园来到大桥桥面时,眼前还是“无处立足”的一副钢筋骨架,才几十天过去,脚下已经有了平坦的钢桥面。果真是,每次来大桥,都有新模样!
一侧从南堡向北,另一侧从北堡向南,每边各2台架板机,大桥正桥面板的铺装工程正在进行中。
从南堡的位置向北走,记者很快就来到了巨型的架板机下,架板机此时正吊着一块巨大的钢桥面板,与已经安装好的桥面寻找吻合的位置进行吊装。站在架板机操作的最前沿向北看,前方是还没有铺装桥面的钢筯骨架,因为刷漆的进度不同,色彩斑斓就像当空而架的彩虹。
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张武告诉记者,整个正桥部分的桥面板一共400块,目前已经安装了33块,不到1/10。按每块面板的大小粗略计算下就可以知道,不到1.6公里长的正桥桥面上,目前已经完成了130米左右桥面的面板铺装。
半幅桥面连着人行道整体安装,像个躺倒的“L”
记者眼前的架板机上有3个黄色的吊钩,一块巨型桥面板已经被提在半空中,瞄准了已完成铺装的桥面在找位置。这块桥面板正好是半幅桥面的宽度,高出机动车道几十厘米的人行道也已与半幅机动车道整体预制在一起,整块面板如同一个躺倒的“L”。
张武介绍,架设桥面板属于维修改造工程里最主要的工区,桥面板外形尺寸很大,最大的尺寸是宽11米,纵向8米,厚度接近1米,这个11米宽就是大桥半幅桥面的宽度,其中人行道宽2米左右。最重的一块面板达30吨。
左边一台架板机、右边一台架板机,就这样半幅桥面、半幅桥面地向前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这样的巨无霸,安装不易。“先通过水路运输的方式把桥面板运来,用专用设备提升到桥上,再用架板机来完成现场的安装。一天的时间最快只能铺装两块。”张武说,尽管南北两侧共有4台架板机一起发力,但完成这样的庞然大物精准到位,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在整体对到位后,还要再配孔。“整个大桥正桥面上共有18万套螺栓孔,每块桥面板上就有450个左右。机器吊装到位后,对螺栓孔、绞螺丝,然后将相邻的面板焊接,这些工作都要人工进行。” 采访中,脚下有火车轰隆着呼啸而过,张武说,在对位中还要避开火车通过引起的震动。
目前,仅大桥的正桥段就有300多名工人在同步作业。根据目前项目部的进度,到明年七八月份完成正桥桥面板的全部铺装。
维修进度
大桥文物修缮工程同步进行
在维修现场,记者还发现,从引桥涉铁段到大小桥头堡,已经全部披上了绿色的“外衣”。站在三面红旗的南桥头堡下采访,头顶上不停有雪花样的碎屑飘下来。“脚手架里在进行文保工程的第一步,主要是调查和清理。” 南京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郭建介绍,大桥上除了维修施工,文物修缮也在同步进行中,其中桥头堡的修缮是此次大桥文物修缮重点之一。桥头堡外立面大部分外墙面材料为黄色水刷石面层,局部采用斩假石线条装饰。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建筑外墙水刷石面层和斩假石面层保存情况较差。为了体现修补的水刷石和原有的墙面颜色、质感等一样,桥头堡水刷石做了几十个样品。最终,才在样品中挑选出最接近的。目前文保工程也在有序进行中,引桥栏杆后场制作完成2500米,玉兰灯完成了在后场的修复。
明年七八月份正桥桥面板完成铺装后,正桥栏杆、白玉兰灯等也将随之逐渐恢复到位。
大桥明年底健康回归目标不变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桥维修工程已完成了T梁桥防撞护栏及人行道板拆除、桥面铺装工作,缺陷修补完成51%,吊架搭设完成65%;双曲拱桥已完成拱上填料拆除,缺陷修补、泡沫混凝土浇筑、拱肋加固进度过半。回龙桥已完成拱上填料拆除、主拱圈拱肋拱背加固,基本完成防排水及泡沫混凝土施工,桥面板施工完成50%。
按照2018年底完成维修改造的目标工期,计划今年11月基本完成引桥T梁桥面铺装改造、伸缩缝拆除更换,双曲拱桥拱上填料更换、桥面铺装及排水改造等工程;12月底将会完成70%的钢桥面板的生产工作,以及30%钢桥面板的安装工作。到明年年底,一座健康的南京长江大桥将重新回归。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