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仲茜)11月15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
基本解决“入园难”
到2020年,江苏将基本建立“就近入园”保障制度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江苏共有幼儿园近7000所,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5%。2010年至2016年间,江苏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845所,达到平均每1.02万常住人口建有1所幼儿园。到2020年,江苏将基本建立幼儿“就近入园”保障制度,也就是说,未来在江苏“入园”应该不再成为难题。
逐步解决“入园贵”
支持企事业办园,多建普惠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园
入园不成难题,但入园贵、园际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据调查,南京有不少新建小区建有配套幼儿园,幼儿入园距离近了,但收费价格也上去了。其中有些是因为幼儿园园区租金高,有的则是因为是民办园,没有财政拨款,成为高收费幼儿园。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回应,应对“入园贵”,江苏正在通过财政经费保障、支持企事业单位办园等方法,多建设普惠园、非营利性民办园,来逐步缓解“入园贵”问题。近两年来,江苏每年安排约2.8亿元,支持新办幼儿园建设,接纳流动儿童入园,鼓励集体和企事业单位办园,继续扩大普惠园招生人数。
保障施教质量
目前全省80%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
此外,如何解决江苏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保障入园施教质量?该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江苏持续实施“优质幼儿园评估工作”,落实政府管理与督导评价机制。目前,全省80%的幼儿就学于省、市优质幼儿园。到2020年,江苏将实现优质幼儿园占比达到90%。为了提高入园施教质量,这两年,省财政每年拨款2000万元专项经费,在全省选择50所左右薄弱幼儿园,进行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设立内涵建设专题项目,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逐步消除各类普惠性幼儿园之间的等级差异,努力实现优质普惠。
学前教育领域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江苏学前教育各方面虽已取得不小进展,但仍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地方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仍然短缺,区域、城乡和园际差异仍然较大,师资队伍素质整体还需提高,特别是在保障幼儿园施教质量、探索新型幼儿园管理模式等方面,江苏还需努力。
(编辑 高霞)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