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带路人因同行抢活将其捅死(图)

社会万象2012-03-15 08:5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职业带路人因同行抢活将其捅死(图)

14日,在杭州路立交桥附近,手持“带路”牌的市民在路边等待。本报记者杨宁摄

“我被人捅了,赶快来救我,我在环湾大道和跨海大桥口这里。”12日凌晨5点多,在环湾大道附近,因为抢生意发生冲突,一名职业带路人被同行用刀捅伤腹部。根据受害人生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警方将正在家中吃饭的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到案时才知道伤者身亡。

凌晨案发>>环湾大道附近同行相残

据警方介绍,12日早上5点28分,市110指挥中心接到一名男子报案称在环湾大道附近被人捅伤。接警后,四方公安分局盐滩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最终在距离胶州湾大桥出口处大约100米左右的位置发现了一名仰卧在地上的中年男子,男子的衣服被血染透了,身边还放着一张自制的红字白底、写有“带路”两字的牌子。见到民警,男子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句话:“捅我的是八号码头南边那帮人……”说完这句话后,男子昏迷过去。民警赶紧将受伤男子送往医院救治,但男子因为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身亡。经法医鉴定,男子的腹部被人捅了一刀,下腔静脉被捅穿。

民警调查得知,死者姓孙,今年48岁,诸城人,暂住在四方区,是环湾大道和瑞昌路交叉口处的一名职业带路人。根据死者提供的线索进行走访,11小时后,民警在嫌疑人王某家中将其抓获。

破案经过>>受害者遗言成为破案关键

案发当天,市公安局分派警力与四方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根据死者孙某生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民警判断,嫌疑人可能是在八号码头附近的一名带路人。于是,民警迅速对环湾大道附近的职业带路人展开排查。据了解,在环湾大道附近共有四五拨职业带路人,分别集中在八号码头、瑞昌路出口和胶州湾大桥出口处,每个区域大约有四五人。

当排查至第10位带路人时,对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案发时间内,原来在环湾大道靠近八号码头附近带路的一名男子朝着胶州湾大桥的方向走去,这名男子的外号叫“八一”,平时经常与其他带路人抢活儿。

经过调查,民警获悉,外号“八一”的男子曾经在市南区一家公司干过保安。通过调取该公司已经离职的48名保安的照片进行比对,警方最终确定家住市南区广西路的男子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后,民警立即对王某展开抓捕。案发当天下午6点半左右,办案民警冲进位于广西路的王某家中,将正在家中吃饭的王某抓获。在王某的家里,民警搜出作案用的一把长约20公分的刀,刀上还残留着斑斑血迹。

案发经过>>刀捅同行后,继续接活儿

14日上午,记者在盐滩派出所见到了负责侦破此案的民警。民警介绍,嫌疑人王某今年58岁,因为与孙某抢活起争执而一怒之下捅了孙某一刀。13日,王某已被送至看守所。在派出所接受审问时,王某起初一直坚称仅仅是跟孙某打了一架,然后用随身携带的“防身”用的刀划了孙某的手而已。

民警进一步审问后,王某最终交代了从正面捅了孙某腹部一刀的犯罪事实。王某称,12日早上5点多,他和孙某同时来到跨海大桥出口处等待接活。过了一会儿,一名外地司机上前问路,王某看到后赶紧上前准备带路,而此时孙某后脚也跟了过来。看到孙某想跟自己抢活,王某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争执了几句后,王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子捅向了孙某的腹部,然后转身离开。离开时,王某甚至连刀上的血迹都没擦就直接插进了自己做的刀鞘里。

捅了孙某后,不知道对方已经死亡的王某继续在附近接活。12日下午,将一名外地司机带至青银高速,挣了20元钱后,王某便回到了家中,没想到警方会突然冲进自己家中抓人。

目前,王某已被刑拘,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带路人日进百元因抢活常起争端

记者调查发现,在进出青岛的几个主要路口处,游走着一批职业带路人,他们多为退休或下岗后的老青岛,主要在环湾大道和胶州湾大桥的出口附近带路,带一次路能赚20元或30元,一天能赚80元到100元,大多是为外地来的货车和来青旅游的私家车带路,常常因为抢活而发生争端。

14日下午,记者在从环湾大道进出青岛的必经之路杭州路立交桥附近看到,有两名六七十岁的带路人举着牌子分别在路两侧等待接活。其中一名张姓师傅告诉记者,他在这一片做带路人已经有八九年了。“儿子上大学时,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带路,儿子毕业后,我下岗了,正好可以做全职的带路人赚点生活费。”张师傅称,有人曾经给他介绍过小区门卫的活儿,但他觉得挣钱不多还不自由,就干起了带路的工作。谈起如何收费,张师傅称,根据路途远近,拉一趟活一般在20、30元左右,一天下来能赚个百儿八十的。“一到旅游旺季,外地来青的游客增多,常常就有不熟悉路的私家车主需要带路,有时候还能跟着他们逛一天。”

据了解,在环湾大道和胶州湾大桥一带,有30多名职业带路人,大部分是退休后的老青岛。“对面的那位带路人今年已经76岁了,在这一带干了16年了。”张师傅说,这些带路人早上都会准备好食物和水,拿着马扎和自制的“带路”牌出门等活,每人都有各自的片区。“经常有带路人为了抢活而发生争执,可是像这次这么严重的还是第一次。”

(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刘腾腾 本报通讯员董冬)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