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刺死辱母者事件看,随便侮辱别人父母后果有多严重

社会万象小纪事2017-03-25 14:2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今日一则新闻引爆网络舆论。女企业家苏银霞曾向地产公司老板吴学占借款135万元,月息10%。在支付本息184万和一套价值70万的房产后,仍无法还清欠款。

2016年4月14日,高利贷催款人一行拉来了烧烤架、木炭、肉串、零食和啤酒,将烧烤架支在公司办公楼门口,若无其事地烤串饮酒。

堵门,是这伙人催债的方式之一。此前,他们曾拉来砖头、木柴和大锅,在公司内垒砌炉灶烧水喝。(笔者注:在当地只有出殡才这样烧水。)

催款人带着11人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辱骂、抽耳光、鞋子捂嘴,在长达一小时的凌辱之后,杜志浩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污辱苏银霞——当着苏银霞儿子于欢的面。

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22岁的于欢摸出一把水果刀乱刺,致4人受伤。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事件一经曝光,就在网络引起发酵,有律师免费替于欢做无罪辩护。

小纪事(微信号:CNO110)从刺死辱母者事件看,暂且不去谈法律及最终判决如何,今日我们从常见的社交场合和辱骂中谈谈一些问题:

谩骂、侮辱别人父母,合适吗,骂人者是怎样想的,被骂的人会不会耿耿于怀,甚至做什么惊人的一幕?

在电影《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为了拯救戚秦氏,但被方唐镜等人诬陷而逃奔他乡、他们在进京告状的途中,用完了身上的银子,在妓院吃霸王餐后被发现,为了抵债就在妓院打杂。

一次偶然机会,包龙星目睹老板娘的骂街吵架功夫了得,便暗中学习并练就了一身能让死人活过来的斗嘴功夫。包龙星最终在辩论中,把太监骂的淋漓尽致,最终,赢了这一场官司,为戚秦氏伸冤血仇,做了无罪辩护当庭释放。

当然,幽默的电影把“骂人”的技术,相对正面地宣传,毕竟是为了怒怼当时社会的黑暗势力,影迷们也大呼实在大快人心。符合中国影迷一向的价值观,电影让坏人死去的方法有千万种,而骂人只是其中最卑微一种,符合大众情感宣泄。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存在一种骂人文化,我们常常在农村也能见到两个妇人因为半点鸡毛蒜皮之事,就能花式对决骂街长达几个小时。不得不惊叹,骂人的架势原来可以这样了得。

然而,许多人就觉得,骂人是随心所欲的。在平日的交谈中,只要对方观念和想法,不太符合自己的设定和情绪,稍微来火气就不顾别人感受破口大骂,谩骂别人爹娘,骂别人祖宗十八代,当然,骂人者惯用的就是以生殖器官开头的词汇,不等到对方暴跳如雷都不甘心停止。大多数人都怀有这种病态心理。

也许骂人者或许出于一种情感的发泄,不谩骂一下别人爹娘,就显得不够高大上,不用极端、杂碎和下流的肢体语言去刺激别人脆弱的心灵,像别人证明自己不是好欺负的人,大多数都怀着这种心态进行人格凌辱别人。

但是,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并非所有被凌辱的人,都会采取一种忍耐、宽容和慈恕的态度敬而远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骂人不带脏字的艺术,来自何种高深的学问。

《礼记·儒行》里有一句名言,就是“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意思是,“儒者的刚毅是吃软不吃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你胡搅蛮缠、要挟威迫却行不通,宁可去死,也不愿受侮。”

因此,被凌辱到一定程度的人,宁愿光荣地死去也要和你来个鱼死网破,大不了杀人偿命罢了。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一句骂人,更不要说是父母,到底会刺激对方什么情绪?在小纪事(微信号:CNO110)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心态容易招致非命:

第一种:你凌辱了我的人格。

社会人比较在乎外界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因此,我们常常见到高明的领导人员都是采用“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的做法。

如果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对自己或者自己家人进行公开化的谩骂,那么他的心理就蒙蔽上一种被羞辱的阴影,这种负面情绪最容易让人在某些时刻做出不够理智的举动,或挽回面子或进行自我保护。人都是一种需要尊重和被尊重的动物,都不喜欢恶言相对。

看似一两句对骂,有些人员不会在当时对你怎样,当时这一种刻骨铭心的人格侮辱,将会深渊持久地烙印在对方心中,总有一天对方会给你进行报复。因此,不管你是清醒的,还是借酒发疯试图去侵犯别人的人格,总有情绪易怒之人,让你明白什么叫“冲动的惩罚”。

第二种:你威胁了我的家人。不管是自出报复泄愤,还是信手拈来一句骂人爹娘,直白露骨的词汇不仅仅刺激了被谩骂者心灵深处的软肋,还会让被骂者联想到自己父母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被骂者自然而言会存在一种情绪焦虑与担忧,在进行短暂的荷尔蒙刺激之下,哪怕只是短短几秒的思想斗争,往往就会过激地采取一种先下手为强的手段将你进行打击致死,阻止你去伤害家人性命。

骂人者或许不知道对方父母对待对方怎样,是相依为命还是无比尊重的一种,对方父母在对方心中占据怎样一种无可替代的位置。因此,我们常常在某些社交中听到一些人说,你骂我可以,但是不可以骂我的父母和家人,大概就是在这样警告你,不要做出过分的行为,不然愤怒之后的我会让你尝尝什么叫后悔的滋味。

生活中,虽然都很流行各种网络语言骂人文化,许多人乐此不彼并用来舒缓情绪,但是,在小纪事(微信号:CNO110)看来,能不说脏话就不要说,不辱骂别人就不要辱骂,因为你不经意一句话不知道将会带来怎样的杀身之祸。

作者:九月| 图片: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完善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