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大圣湖水面上出现了许多死鱼,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可是市区的备用饮用水源,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日前,本报热线和连网花果山下论坛接连接到热心市民的反映,称花果山景区大圣湖里许多鱼死亡,漂浮在水面上,担心水源遭受污染。
4月2日,笔者根据市民的反映来到花果山景区大圣湖,在水库的南侧,笔者的确见到了许多死鱼翻着肚皮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不断地荡漾,岸边已经有不少死鱼,有的鱼已经长得比较大,最少在1斤以上,笔者甚至还看到有一只乌龟死在了岸边。
“这么多的死鱼,不会是水源受到污染了吧?”市民张先生担心地说,“大圣湖不仅是花果山景区的景观,更是市区的备用饮用水源,如果这里的水被污染了,那可太糟糕了。”像张先生这样担忧的市民还有不少,市民王先生家就住在花果山附近,他告诉笔者,这里不光是市区的备用水源,花果山水厂的取水口就在这里,这一片人家吃的都是这儿的水。“大圣湖的水质现在远不如以前好了,”王先生指着水里的垃圾说,“现在水里的垃圾比以前多了许多,山上的一些居民不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随手乱扔,一到下大雨这些垃圾就会朝水库里冲;而且每天还有许多妇女在水库里洗衣服,说了也没用,赶也赶不走,洗衣粉、洗衣液可都是化学产品,能对水源没有污染吗?”市民们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这些问题,切实承担起责任。
那么这些鱼的死亡是不是因为水库里的水质出了问题呢?随后,笔者前往水库管理部门了解相关情况。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水库里的水质的确不如以前,但是这并不是真正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这里面的鱼都是一些市民运来放生的,但是在运来的过程中,却没有处理好,许多放生的鱼在运送的过程中就受到了伤害,加上没有增氧等相关措施,大部分的鱼放生后也很难存活下来,可以说放生的鱼死掉的占了七八成。”这位工作人员说,“其实每年都有许多鱼死掉,这些鱼也并不是这两天死掉的,只是因为最近气温回升,原本一些已经死掉的鱼浮到了水面上。”水库管理工作人员还告诉笔者,其实大圣湖也不适合用来放生,作为饮用水源,四周都用高的铁丝网围了起来,只有南侧的部分为了配合景区的建设,只建了低矮的护栏,虽然工作人员一再引导市民不要在这里放生,可以到不远处寺庙前的鱼塘放生,但是却拦不住放生的市民,所以造成这样的情况。作为水库的管理单位,只能每天把出现的死鱼打捞起来,不让死鱼对水质造成影响。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广大市民都能共同爱护大圣湖,不要让水源受到污染。 (记者 顾晓昕 李帅)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