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上海有黄牛一次抢拍近千张车牌 官方称正调查

社会万象2015-04-20 10:5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新华网上海4月19日消息,记者当天从上海市交通委了解到,针对网上传言黄牛利用技术手段一次性抢拍近千张车牌,上海市交通委已经注意到信息,并已就此展开调查。

18日,一则微信爆料显示,上海市代拍车牌的“黄牛”利用上百台电脑,并且通过相关程序,使其同一时间竞拍。该公众账号还表示,有“黄牛”在朋友圈显示一次性拍牌985张。

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了解到,上海市机动车额度管理办公室高度重视,迅速牵头会同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对国拍公司后台数据展开调查,调查结束后,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国拍公司表示,作为机动车额度拍卖系统的责任主体,将全力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同时,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形势和发展需要,切实加强系统维护,全力保障投标拍卖系统运营平稳,程序公平、公正。

市机动车额度管理办公室表示,如查证确认该消息系不实信息,将依法查处造谣者。如查证确认系“黄牛”投机拍卖所为,除要求国拍公司进一步优化投标拍卖系统外,将严肃查处“黄牛”违法行为,确保机动额度拍卖信息公开、透明,程序公平、公正。

事实+

沪车牌拍卖弊病多 短期难取消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始于1986年,真正意义上的拍卖制度建立于1992年。为解决上海交通拥堵的状况,1994年开始首度对新增的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上海开始对私车牌照实行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政策。

早在2004年5月24日,时任国家 部长助理黄海就点名批评上海市拍卖私车牌照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由于每个月额度只有几千辆,致使原本车管所发放的价值人民币140元的两块印有车辆牌号的铁牌子变得异常紧俏,甚至一度超过了黄金价。

每年上海都有上万辆的车通过各种渠道上了外地牌照,形成一个超过亿元的灰色产业链。黄牛们能代办各地牌照,虽然手续合法,但是由于这些车主大多是通过“关系”,在异地暂住证上填写的资料多不是真实地址,加上在超速违章等行为发生后,上海警方连电子摄像头拍下的照片都没处寄,交通事故逃逸数量因此增加;而上海有关部门想要通过竞拍车牌来限制车辆数量递增缓解交通堵塞问题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有专家认为,上海的车牌拍卖制度要退出存在很多难点。执行期间收取的费用如何使用,必须和公众有明确的交代,还要兼顾公平;收取拥堵费同样需要反复论证,征求公众意见。上海最早从2002年就启动了拥堵费的研究,但最终没有推进。(腾讯新闻综合中国广播网等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