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越看越慢 编剧承认注水15集

社会万象环球网2017-04-27 14:1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国产电视剧存心“慢”死你。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大获成功,可是许多观众表示,每每看到郑西坡与郑胜利这对父子的对话时就忍不住想快进。

再早一些的大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样也是许多观众认定的注水剧,不仅许多情感场面累赘拖沓,大量回忆镜头的反复使用,也令许多观众觉得有三生三世那么长。而在许多制片方甚至评论人的眼中,观众对低品质注水剧集的容忍,却是注水剧泛滥的关键原因。

在“观众引发注水剧”的逻辑里,如果观众主动抵制这些注水剧集,让这些注水剧无法得到良好的收视率和点播率,那么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制片方和平台方当然也就不会将裹脚布越裹越长。可是这种说法忘了一个关键点——观众在当下的收视环境中,并不真正拥有选择权。

当市场充斥着各种品质相对较高的注水剧和更多低品质的注水剧时,观众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从矮子里拔将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充满了注水的剧情,依然成为全民爆款——即使是裹脚布,这也依然是同档期最好的裹脚布。

在美国,注水剧根本不可能有市场,这首先是因为美剧建立了周播和口碑反馈机制,观众的口碑通常会影响剧集后续收视,而一旦收视不佳,电视台随时可能落下砍剧的铡刀——今年ABC电视台的《两世奇人》仅仅播出5集就被取消。

国内电视台购剧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集数购买,一旦播出几乎不会砍剧,即使注水戏被猛烈吐槽,也丝毫不会对剧集造成商业损失。《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就表示,剧作原本计划拍摄40来集,为了商业收益考虑最后拍成了55集。《人民的名义》好的地方是,即使“注水”,依然有更多过硬的戏。而国产剧市场的参与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市场上的“良币”与“劣币”区分开来,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帮助观众重建味蕾,让注水剧无地自容。

(本文作者罗晓汀,系国内剧评人)

[责任编辑:陶小闲]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