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张老师在批改作业,学生在一旁画画。
只有一个学生,张老师也用摇铃引导学生遵守课时。
学校里没有更多的活动器材,套绳就成了刘恋和张老师经常玩的游戏。
半天霄村,从原来的600多常住人口减到现在仅有120余人,唯一的老师和唯一的学生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体育课上,张老师在认真教学生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一对一的教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思品还有地方教材一个不能少。
东南网-福建日报6月1日讯 一所学校只有一名学生,这是一个不多见的现象。
如今,在偏远村庄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园,带着孩子进城务工,个别乡村小学在撤点并校中,尚存在着学生年纪小、上中心小学路途太远等诸多困难。于是,单人校就这样出现在个别农村地区。让人感动的是,在这些条件简陋的偏远乡村单人校里,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全力学习,在我们眼前闪现着师生之间真情互动的点滴瞬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为了孩子的教育:一个也不能落下。
要不是听到教室里传出摇铃声,真以为这是一所空校。
半天霄小学位于建阳市回龙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村里的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外出务工,村里的及龄生变得越来越少时,半天霄小学也从过去的一所山村完小变成乡中心小学的一个教学点,学生从最多时的80多人减少到2009年仅有一名注册生。回龙中心小学校长说,半天霄教学点曾经有过撤点并校的打算,但考虑到它离最近的乡中心小学有20多公里,又是山路,对低龄孩子不论是走读或寄宿都存在很多困难,于是在村民的要求下这个教学点保留了下来。“只要有一个学生,我们的教学点都要办下去,直到让村里的孩子读完3年级再转入中心小学。”回龙中心小学校长说。
今年55岁的张贵旺老师,2007年由乡中心小学调到半天霄教学点任教。因教学条件艰苦,中心小学曾规定这一职位在中心校教师中轮流任教一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张老师来以后就不走了。他说,这里的孩子很可爱,自己又有常年在村里任教的经历,就干到退休吧。从张老师2007年刚到半天霄村时一人教5个孩子,到如今他只剩下一个叫刘恋的孩子,每周20多公里的山路就靠着一辆旧摩托车往返,中心校给的每月100元油费补贴让他很满足。在他的宿舍里,有一块大大的板子,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到三年级各科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市里就要组织对各小学进行年度教学质量测试,张老师很有信心地说,我要让我唯一的学生考出好成绩。(常刚 禄兴 摄影报道)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