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介市场乱象丛生 翻译公司也介入

社会万象来源2010-06-04 08:23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5名女子联合向媒体投诉,声称自己分别交纳了1.6万元会费,却并没有圆跨国婚姻的美梦。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5名女子拿回了会费。但这一事件却掀开了混乱不堪的涉外婚介市场的面纱。

“长沙一些翻译公司表面上是涉外翻译,却暗地里从事涉外婚介业务。”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法律界人士认为,非法涉外婚介的屡禁难止,除了从业人员被暴利吸引外,目前我国缺乏规范婚介行业的全国性专项法规、婚介行业的监管存在着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介绍婚姻却签翻译协议

一些翻译公司从事涉外婚介这在长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刘小姐单身,且已到不惑之年,一直想到国外找一位如意郎君,却苦于没人牵线搭桥。后来听朋友说长沙某翻译公司有丰富的外国“客源”。于是在朋友的陪同下,刘小姐来到了这家翻译公司。

在简单询问了刘小姐的情况后,翻译公司工作人员拿出一纸协议书,要求刘小姐签字。

记者在这份协议书上发现一连串的问题:其名称是“翻译业务协议书”;服务时间是“2010年5月起一年,以乙方结婚为终结”;内容是“帮刘女士翻译文件形式的书信”。整个协议根本没有“婚介”的字样。

刘小姐说:“我委托公司帮我介绍婚姻,却签下翻译协议,因对方是翻译公司,当时并未在意。”随后,刘小姐被要求交纳了2万元会员费。

“成为我们会员后,您可以享受我们的会员待遇,我们每年都会介绍一些外国朋友给您,如果实在成不了,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给您退费。”翻译公司工作人员对刘小姐说。

涉外婚介市场乱象丛生

记者发现,目前长沙市不少翻译公司均从事涉外婚介服务。小王在某翻译公司工作,她每天的工作任务是帮客户书写或翻译英文情书发到国外,然后再把对方发来的英文邮件翻译成汉语。小莫、小李也是如此。

小李说,不仅公司从事涉外婚介,就是一些英语水平较好和有电脑的个人,也在从事类似的职业。去年,她和朋友在同一公司工作,因老板发现朋友在家里为他人服务,结果被老板开除不说,还扣发了他两个月的工资。但小李坦言:“为了提高收入,大家都有七八个客户,我也一样。”

无论是翻译公司还是个人,之所以都热衷于涉外婚介服务工作,一是因为有市场,二是因为利润丰厚。据了解,委托涉外婚介的人大都是离婚或年纪较大的女士。她们自认为已年老色衰,在国内找不到好的伴侣,因此把感情寄予老外身上。如果被对方带到国外,她们的物质生活会有所改善。

涉外婚介遭遇监管难题

据记者了解,199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涉外婚姻介绍管理的通知》,明令禁止任何个人或机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活动,禁止设立涉外婚姻介绍机构。

200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湖南省《贯彻实施〈婚姻管理条例〉的通知》强调,各市州严禁成立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婚姻介绍机构。国内婚介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婚姻介绍业务。任何人不得采取欺骗手段或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婚姻介绍活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不得播放或者刊登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征婚广告。对已成立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的机构,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进行清查,一经查出,坚决取缔;对在婚姻介绍活动中采取欺骗手段或牟取暴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者,要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长沙律师张伟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规范婚介行业的全国性专项法规,各地相关部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婚介行业监管存在着诸多缺陷。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婚介服务机构在监管体制上职责不明,机构和人员方面的投入也明显不足;另一方面,整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加之婚介服务的定位定性不明确,导致行业难以规范,缺乏诚信,对正常社会秩序构成潜在威胁。

“市民在涉外婚姻方面行事需慎重,相关部门也需加强对婚介的监管,”张伟认为。(记者 赵文明 阮占江)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