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家
“每逢过年或者过节我都是自己在房间里磕几个头大哭一场!”
杨国防一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孩子,2009年公安部启动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由于当时杨博丢失后,杨国防夫妇曾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因此在全国启动数据库后,杨国防夫妇被通知前往采血,将夫妇俩DNA录入了公安系统的数据库。
2014年,央视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开播,从此以后看节目成了杨国防夫妇俩的固定安排,他用笔一记下一个个寻人热线和相关信息。
“每次看着节目,我心里总想着别人能找到,咱也能找到我娃。我从来就没有放弃,我相信我娃在等着我。”
就在杨家找孩子的同时,他们不知道当年走失的杨博同样也在苦苦的找寻着自己的家人。
2008年12月1日,“宝贝回家”网站上出现了一则寻亲信息,寻亲编号为5049的张四海,登记了自己的资料。
在这则信息中,张四海说自己头上一个旋,左肩后有一个黑痣,右背部有一个小黑痣,左眼眉内有一明显的疤痕,是小时候在家门口磕的。当时是找小朋友玩时被拐的,一个男的给了个糖,醒来就在火车上了,此后并坐了汽车……他还上传了自己被拐卖后拍的照片,以及2008年的照片。
户籍显示,张四海登记的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区。
这则消息引起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小梅的关注,随后小梅与张四海取得联系,2009年在小梅等人的帮助下,张四海在厦门当地采血录入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
小梅称,在“打拐”DNA数据库中,张四海是幼时被拐卖、成年后寻找亲生父母的第一例信息数据。
此后,张四海在自己的寻家贴后面留了一大段文字,将多年来心里的情绪宣泄了出来。
张四海还记得自己有个小名叫波(音)娃子。
在留言中,张四海是这样表达的:“以前小的时候想的是等成人了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后再找家!小时候的心酸我现在都不敢想!‘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老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小时候每逢过年或者过节我都是自己在房间里磕几个头大哭一场!”
2009年10月,小梅在网站为张四海寻亲展开了搜索,经过比对,曾经找出过四川绵阳的一对寻子父母,这对父母失踪的孩子,与张四海极其相似,在小梅和四川绵阳志愿者的帮助下,张四海与这对父母见了面,一同去做DNA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张四海与这对父母并无血缘关系。
这次失败的寻亲还曾被当地媒体报道过,在此之后,小梅回忆起来,希望破灭后的张四海十分失落,但并没有放弃找寻亲人。
“家中的爷爷奶奶不知道今生还有机会再见不,想想他们那时候对我那么好,我做孙子的一天也没有尽过孝,真的不知道回到家该怎么面对!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找家的。”张四海说,“人从哪来的,还是要回到哪里去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