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长献髓救人: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献髓无损健康

社会万象中国新闻网2017-09-08 21:09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献髓志愿者冉先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白洁摄

中新网重庆9月8日电 (记者 钟旖)8日,重庆第70例、全国第67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工作在重庆市红十字会骨髓分库定点采集移植医院──新桥医院输血科采集室进行。献髓志愿者是重庆市某区县医院院长冉医生(化名),今年46岁。

这是冉医生加入中华骨髓库以来第二次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他的爱心将挽救一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2006年6月,我在重庆采集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冉医生透露,早在2010年底,他便第一次与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时我同意捐献,但不幸的是移植计划确定后,因患者病情原因,导致捐献终止。这一直是我心中的遗憾。”

重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医生交流。白洁 摄

2017年7月14日,距离上次成功配型7年之后,重庆市红十字会骨髓分库再次接到总库通知,冉医生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但患者情况紧急,高分辨检测与体检需要同时进行。

接到分库通知的冉医生当即表示同意,并于7月27日完成了高分辨检测与体检。即便在体检后得知自己眼压较正常值偏高,可能不适宜捐献的情况下,冉医生依然坚持为患者捐献。经过新桥医院血液科、眼科专家会诊、复查,8月28日好消息传来,冉医生符合捐献条件。9月4日,冉医生在妻子及分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院注射第一针动员剂,开始了捐献历程。

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工作从清晨7点开始,经过近5个小时外周血循环,共从冉医生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75毫升。现已由重庆市红十字会骨髓分库工作人员搭乘航班将这一“生命之种”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冉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入中华骨髓库11年来,其献髓救人的初心从未动摇。此次捐献于他个人而言是爱心承诺的兑现,“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社会,科学献髓是无损健康的。”

“近几年,血液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不少患者是独生子女,为挽救生命,非血缘的造血干细胞显得尤为重要。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捐献有两个原则,一是保证供者安全,二是救助患者。所以献髓对身体是无影响的。”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高蕾称,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救命稻草”。但目前骨髓捐献仍有很大的缺口,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据了解,2003年中华骨髓库重庆市分库正式建立,2009年在新桥医院设立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截至目前,共有4.7万来自重庆各大高校、企事业机关的爱心志愿者提供了血样。

“期望通过宣传引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科学认识造血干细胞捐献,支持参与这项爱心事业,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重庆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吴静说。

[责任编辑:沭阳吧]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