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牲口残渣炼油上餐桌 变身调和油暴利达百倍

社会万象来源2011-10-18 18:16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就在“地沟油”人人喊打之际,另一种问题油“潲水油”也浮出水面,市场销售中多以“调和油”面目出现。

重庆九龙坡区近期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炼成食用油,除了肮脏不堪外,还面临和“地沟油”一样的检测难题其多项指标竟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

“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前不久,重庆九龙坡区警方联合行政执法部门,摧毁了一横跨重庆、四川、云南、河南、湖南、贵州多省的“潲水油”产销链,其产量足以危害2600多个家庭一整年。

记者发现,这种油从潲水桶到餐桌,只需经过收集、粗炼、中转、精炼、销售五个环节。

案件显示,从食堂、餐馆回收潲水的价格很低廉,有时只是象征性给点钱,而炼出“潲水毛油”就能卖到约3000元一吨,扣除燃料、场地、人工成本后,暴利可达百倍。中间商购进“潲水毛油”后,以每吨约5000元的价格卖出,每吨又能赚上一两千元。

下级炼油商的利润空间也很大。案情显示,炼油商每购进一吨“潲水毛油”,大约能炼出0.7至0.8吨成品“潲水油”,售价可达每吨八九千元,变身成农贸市场的散装“食用油”后,零售价可达每吨近万元。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潲水油”在某种意义上居然是“合格”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和“地沟油”一样,“潲水油”也面临检测难问题。目前食用油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几项,而“潲水油”竟然能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

文/据新华社电

潲水油产销流程

收购环节:不法商家从食堂、餐馆大量收集潲水粗炼环节:潲水在作坊里经过熬煮,较重的残渣会沉底,锅中的油质经过抽取,就变成了“潲水毛油”,卖给下家中转环节:有人收购“潲水毛油”,销往外省从中牟利精炼环节:专业炼油厂用专业设备对毛油进行多道工艺处理,制成成品“潲水油”,销给当地一些粮油食品公司销售环节:粮油食品公司则以“调和油”名义销往农贸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