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丁集乡多渠道汇聚农民钱袋子

热点新闻2012-02-21 18:0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花乡沭阳网] 近年来,北丁集乡多措并举,多渠道汇聚农民的钱袋子,并收到显著成效。

大力发展“一点五”产业,助推农业增收。北丁集是传统的蘑菇之乡,为使食用菌能及时提档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该乡引进工业化的理论,成功创办了沭阳月盈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康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和绿雅(江苏)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让食用菌在恒温状态下,以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进行长年生产,由于是采取二产的方法解决了一产的生产,所以该乡称之为“一点五”产业。特别是绿雅(江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总投资达6亿元,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2011年度,该企业已带动贫困农户2000人脱贫致富。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工业富民。俗话说:无工不富。北丁集乡没有像样的企业,当地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务工成本高,实际收入偏少。为改变落后贫困的面貌,乡党委、政府创新发展思路,依托宿沭一级路规划2.2平方公里的城西工业区,建设2.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投资2000万元铺设一条15米宽长约5华里的绿雅大道及12米宽约5华里长的丁陇大道,切实把北丁集与宿沭一级路密切联系在一起,打通了北丁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脉,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乡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承载力。城西工业区进驻企业达二十余家,亿元项目3个,提供就业岗位达2000个,交通好了,环境优了,经济活了,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凤还巢”,同时,该乡还根据县工业开发区用工需求,进行农民工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切实帮助他们进县开发区企业打工。从而使农民群众工资性收入成倍增长。

加快城镇化步伐,提高居民非农收入。让农民增收,更多的是要减少“农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带来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升级效应,同时加速土地流转,让更多的农民从事非农生产,进入二、三产业,实现进城务工、进厂务工。为此,该乡依托乡工业集中区规划的建设了3000户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规模大,档次高,将形成全乡40%人口的集聚,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改变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该乡还注重加强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董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了劳动力素质,增加了农民劳动技能型收入,实现科技致富。

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不是简单的救助,重点在于扶持,关键是用好政策,选好项目,管好扶贫资金。为此,该乡党委、政府整合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管理等各类资源,动员广大贫困户通过入股、联合等形式参与到全乡经济建设各项领域中,如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项目服务支持,联合参与到高效农业项目开发中获得分红并实现就业等等,在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中,企业党支部发挥了很好的组织引领作用,采取积极的“1+2红色引领”模式,通过党支部组织引导,公司管理运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丰收。 

大力发展“三来一加”,增强留守群众收入。近年来,通过大力扶持和扎实引导,到目前全乡实现“三来一加”项目累计89个,从业人员达4580人,企业总投资1800万元,项目涵盖服装、鞋帽、玩具加工,打火机装配,木材加工,以及鲜菇产品加工等等。全乡在实现村村有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到目前已新引进“三来一加”项目12个,新增从业人员580名,培育“三来一加”经纪人13人。“三来一加”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增加了农收入,实现农民增收首季开门红。预计今年全乡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超过25%。

该乡多渠道汇聚农民的钱袋子成效显著,2011年,全乡实现人均收入8144元,同比增长21.9%。(北丁集乡/张龙飞 齐仁敬)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热门推荐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