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只有甲级单位可负责
但国家文物局却否定了这一说法。该局负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许可管理职责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有关人士明确表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有甲级设计单位和一级施工单位可以负责修缮。除非是临时性的抢险工程,可以委托给乙级设计单位。
然而,挹江门这次大修,是近百年来的首次修缮,明显不同于一般的临时性的抢险工程;委托给乙级设计单位明显不符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未取得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公开的资料,明孝陵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物建筑修缮从设计、施工到验收都有严格要求,设计及施工单位必须要有国家文物局认可的文物修缮资质,这些规定已施行十几年了,但资质只有乙级的设计单位,怎么能通过正常招投标程序连续取得全国文保修缮工程的设计资格的呢,让人不得不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修缮方案同样没有报批
此前,南京城墙太平门通道工程建设,因未履行相关文物保护审批程序,属违法建设工程;本报独家报道后,被国家文物局要求立即停工。后来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太平门通道工程上报江苏省文物局,同时向国家文物局补报太平门通道改建及风貌整治设计方案后,获得通过并得以继续施工。
昨天,爆料人称,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同样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江苏省文物局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目前未接到南京市文物局上报的挹江门修缮的方案。这也就意味着,挹江门的修缮更不可能上报至国家文物局。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什么不经过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审批同意就进行如此大修?
“近百岁”的挹江门这样修缮到底靠不靠谱?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接受采访时曾经发表的一个观点,让人不得不为挹江门“捏了一把汗”。谢辰生说,“文物古建保护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破坏了,就永远恢复不了。”
链接>>>
明城墙——
世界第一大城垣
“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不遵循方形、矩形旧制,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亘达35.3公里……在南唐以来旧城基础上,明城墙建于公元1366年到1386年,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当今世界古代城墙绝大多数已被毁坏,或荡然无存,而南京城墙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有三分之二以上仍旧昂然屹立。青奥会前,南京明城墙将确保22公里、力争25公里城墙本体向公众开放。江南时报记者 姜楠
[上一页][1][2]
- 2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