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上门缴费逼子女现身
据点将台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节假日期间能够回家的老人非常少,平时就更不用说了。和子女不同,离家的老人会时常挂念孩子,为了能见子女一面,经常有院友装病的状况。
为了保证老人能经常见到子女,南京多家养老机构已经实行了按月上门缴费的政策。他们要求子女必须每月亲自去养老院缴费,不接受转账、邮寄等方式。据了解,过去经常有子女们送老人入院时一次性付满几年的费用,自此便不见人影。自从实施该政策后,多数老人每月都能如愿见到孩子,心情也变得更好了。鼓楼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上门缴钱实属无奈之举,它的作用只是让儿女心里对老人有个牵挂。此外,市内多家养老院都在国庆为老人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并帮老人邀请了子女一起团圆过节。
“常回家看看”
需要社会多方努力
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重新修订以来,“常回家看看”屡屡经受着节假日的考验。怎样才能使老年人获得精神慰藉,不让新老年法沦为一纸空文呢?
专家表示,关爱老人不能仅仅要求儿女,还需政府、社区、家庭各方共同努力。从社会层面来说,城市发展不平衡、交通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均匀都是导致儿女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以孝为先的文明古国,不能常回家的主观因素很少,主要还是应该从客观层面来考虑。《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重修的目的并不在于用法律约束市民。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用法律条文规范道德。让子女认识到“精神慰藉”对老人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有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
- 2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