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打造民国风情杉林大道 重新补种移走的树 【2】

江苏要闻2013-10-11 12:0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移走的大树成活率不高

修地铁前,太平北路沿线曾移走61棵水杉、48棵法桐,另外浮桥站加市政府站施工,移走了60多棵银杏。园林部门一名工程师说,这些树木一部分移到了南航,一部分在苗圃基地,但成活率不是很高。“水杉属于直根系树种,不适合移植,而且移植的季节也不对,冬季更适合,”这名工程师说,还有法桐刚移到石杨路的苗圃基地时长得很好,后来遭遇今夏罕见的高温,死了好几棵。

“这次实验性移植提供了很多经验。”这名工程师说,以后如果需要迁移水杉,园林部门会建议修改施工设计方案,“如果必须要移植,我们也会选择合适的季节,移植胸径较小的水杉。”

将打造亲水平台和步道

古香古色的铁艺灯、惟妙惟肖的黄包车、报童还有账房先生……一批民国风情雕塑将点缀在太平北路上。目前选取了两处节点,一是石婆婆庵,一是珠江路的地铁出口处。

水杉安家的树池是叶片状的,并用曲线带状的红色混凝土贯穿其中,打造出流畅活泼的步道系统,供周边居民活动、健身。此外,珍珠河将沿河边留出滨河廊道,拉大后的亲水平台可供五六人站立。

整个景观改造工程预计明年二三月份开工,争取上半年完工。

新闻链接

太平北路和彭冲

作为南京市最早的一条景观大道,太平北路上的树都是由南京老市长彭冲提倡种植的。1961年绿岛内栽植龙柏、海桐,后排乌桕和黄杨绿篱,人行道外侧栽刺槐作行道树。1962年淘汰刺槐,改种薄壳山核桃。1970年再度树种改良时,淘汰掉了乌桕,改种水杉、落羽杉、池杉等树种。修建地铁前,道路两边的水杉高大挺拔,和薄壳山核桃形成了绿色通道,绿岛内,红花檵木与绿色海桐球以及桃叶珊瑚等高低错落、相映成趣。

  • 2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