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最近,一条关于手机上网危害可比塑化剂的微博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微博称,手机上网会产生比平时多5万到6万倍的电磁波。那么手机上网的电磁辐射真的这么厉害吗?
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手机“低头族”,而说起对手机的依赖,不少西安市民都觉得手机是打发时间的必备品。
西安市民:“上班之后睡觉之前,吃饭等车回家之后都会(玩手机)。”
西安市民:“现在好像真的玩手机的频率大家都很高,通讯这么发达,大家好像离了手机和网络,就是有些很不适应。”
那“低头族”如此高的手机上网和接听使用频率,电磁辐射也随之增大吗?电磁辐射方面的专家告诉记者,我国手机的发射频率在900到1800之间,对应的辐射限制应该是12伏每米.而手机在接打时,上网下载时,只是在电磁波进行交换的一瞬间,才能产生电磁波的辐射。随后专家通过电磁辐射检测仪器,分别检测了不同距离拨打电话时所产生的辐射数据。
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电磁辐射监测室主任李建伟:“看见没?三点多,五点多,探头这个位置就是耳朵和头的位置,接通了以后它就低一些。当这个探头距手机三十公分以外,这时候接通的瞬间就比刚才小了很多。说明电磁波从发射出来到接收端的衰减是比较快的,所以建议大家接听电话能够用有线耳机,尽量能远离探头。”
李主任说,正常手机上网时产生的辐射数据,其实和拨打电话时差不多,而主要是电磁波本底值的增大。通俗的说就是在同一个地方很多人集中使用手机上网或拨打电话产生的电磁辐射辐射,远远高于一个人单独使用手机。
陕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电磁辐射监测室主任李建伟:“比如说五六年前,我们测得是0.6或0.8伏每米这个水平。现在就是达到1.5或1.2伏每米。这说明整个城市的电磁辐射本底值在抬高1014据我们初步研究,好像是与这个无线设备的应用广泛分不开 。”
李主任特别提醒,平时使用手机时,大多都超不过辐射限制的12伏每米,但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辐射数据量的累积也会造成对身体的危害。所以“低头族”们,是时候抬抬头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