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气的萨克斯“老炮”和他的三千“萨友”

江苏要闻扬子晚报2017-11-25 07:54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看电影《老炮儿》的时候,老炮儿身上的“江湖义气”牵引着每一个人,仿佛有的人,天生就适合成为朋友,他们会和你笑和你闹,但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为你两肋插刀。

在南京,也有这么一位“大侠”,开过照相馆、开过饭店……几番沉浮,但围绕在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朋友们,和他一样有着一个纯粹的关于萨克斯的音乐梦,也因为他的“侠骨仙风”,佩服他,信任他。他是名副其实的南京萨克斯“老炮儿”,他的身边也聚齐了3000“萨友”。

今年51岁的於友情,他蓄着及胸长须,留着光头,性格豪爽,为人仗义,广交挚友。

就像《射雕》里的黄药师总爱吹碧海潮生曲,於友情用萨克斯吹起一曲《草帽歌》,也总让知音人听出无限沧桑。

大胡子萨克斯“侠客”:视钱财为身外物,广交“豪杰”

“大胡子萨克斯”是南京的萨友们给他起的外号,他的真名叫於友情。他是一名业余的萨克斯爱好者。“为什么会玩起了萨克斯?”他说:“因为喜欢萨克斯平台给我带来的随心所欲的感觉,玩萨克斯,与很多人交朋友,不为名利,简单而快乐。”

年轻时的於友情是个爱折腾的人,学过摄影,办过照相馆,也开过饭店……他供职于南京的一家电厂,收入还不错。1993年时,自学过摄影的他,感觉技术还不错,正好当年流行“停薪留职”,他就毫不犹豫办了手续,一头扑进了商海,开起了照相馆。

照相馆经营不善,他又把目光瞄准了饭店。饭店经营了3年,也曾红火过,但还是没有成功……

为什么呢?他的外甥女这样评价他:“开照相馆时,经常友情赞助;开饭店时,每天至少有一桌白吃白喝,不赔钱才怪……”但豪情万丈的於友情却说:“人生在世,处的就是朋友。朋友来了,怎么可能不好酒好菜招待呢?”

经商下海都没有成功的於友情,又回到了单位上班,单位组建了一支管弦乐队,於友情在里面吹双簧管。平时也自学了一些萨克斯,有一年单位要开年会表演节目,领导问他,能不能演奏一段萨克斯?“行,一定圆满完成任务。”於友情坚定地回答说。他那时候学萨克斯才入门。于是,他又开启了一段“萨克斯”的折腾之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深深地爱上了萨克斯。就像剑客忽然找到了趁手的兵刃一般,他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侠骨柔情的他:养大两个侄子,与“忘年交”共患难

说起於友情,除了萨克斯,令紫牛新闻记者更加印象深刻的,是他“视钱财为身外物”的豪情,和对朋友亲人,最真挚的义气。

於友情的哥哥39岁不幸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嫂子改嫁后,於友情义无反顾地一人抚养了两个侄子,支撑他们学习成长,直到他们成年后离开他,到外面独立谋生。

这其中的付出,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对亲人,於友情情真意切,而对朋友,他就像江湖豪杰一样,“义”字当先。

他在开饭店的时候,因为招待朋友过多,加之经营不善,三年时间亏损了十几万。其间,有个陌生的老人常来饭店吃饭。一来二去,好客的於友情跟老人结成了朋友。当於友情的饭店陷入绝境,入不敷出时,正是这位老人,念及於友情是个重情义的好人,毅然拿出自己的外币存单,让於友情拿到银行去作为抵押,贷款渡过难关。

时间转眼到了2000年,这位好朋友生病了,脑部开刀。出院后,因为儿子在国外,照顾不到他,於友情当即决定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一直生活至今。

有人说於友情有点傻,可他却说,其实他就是讲究情义。“人生在世,钱财是身外之物,要活得开心,就得交朋友。”

“有萨友来找他,到饭点了基本上都是他掏钱请客。遇到想学萨克斯的朋友,自己的萨克斯立马送上,让别人先体验,有的拿走就不还了,他也不计较。”一位熟悉於友情的萨友对紫牛新闻记者说。

为了追萨克斯,於友情先后砸进去20多万元。

这些年的“招兵买马”:萨克斯俱乐部已经几千人

爱上萨克斯,对于於友情来说,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真正玩转萨克斯,於友情也是迷茫的。孤身奋战何等寂寞?喜好交友的於友情,想到了网络。他开始在网上广发“英雄帖”,寻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于是,他遇到了第一个与他“华山论剑”的人:吴畏。

和於友情一样,吴畏爱上萨克斯,也是源于一次偶然,“1998年的冬季,路过商场时,传来悠扬的萨克斯声,瞬间被这种西洋乐器发出的声音吸引,立马停下前行的脚步,走进商场四处寻找,原来这是《凯丽金·回家》,听了让人心如大海般宁静。”萨克斯的浪漫、细腻、出神入化激起了埋藏吴畏心中的对于音乐的萌动,从此,他踏上了学习萨克斯之路。原来创办实业的吴畏,在2010年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后,年轻时的梦想涌上心头,他请来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自己将重心放在了萨克斯上。

吴畏与於友情结交,关于萨克斯的梦想,好像找到了更坚定的依靠。他们从仅有的几个爱好者开始“白手起家”,慢慢地发展壮大。於友情在前面摇旗呐喊“招兵买马”壮大队伍,吴畏出资租了房子,组建了名为“萨缘”的南京萨克斯俱乐部,还于2015年成立了一家专营萨克斯乐器的公司。

“如果说前台更为活跃的是於友情,那么,背后也离不开他的好友吴畏的默默付出和支持。”在南京晓庄彩虹广场2017年的办公室里,一位前来更换萨克斯配件的萨友说道。

南京的萨克斯达人们

吴畏说:“刚开始是几个人相互切磋,后来又找了专业老师来培训,从最基础的学起,一年之后,总觉得自己一个人练习没什么意思,于是就萌生了找更多的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练习的想法,后来就联合组建了聊天群。”

“就是喜欢萨克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群喜欢萨克斯的人有地方练习、交流,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一群人的快乐……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

学过摄影的於友情还发挥起了自己的特长,把每次练习的照片和视频发到网上,还经常发一些关于萨克斯演奏的理论知识,吸引了更多的萨克斯爱好者加入进来。

“其实萨克斯还是很有群众基础的。”於友情说,最早一次是在2011年3月4日,他们在河西中央体育公园搞活动,当萨克斯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好多散步的人被吸引过来,围成一圈,都称赞好听,纷纷表示想学习,这给了他们莫大的鼓舞。”

渐渐地,他们的南京萨克斯群在网上有了些小名气,还变成了南京萨克斯爱好者的中心:一个900多人的聊天群建起来了,以南京萨友为主,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他们还建立了7个聊天群,总人数超过3000人。等到2012年这个俱乐部举行成立一周年庆典的时候,不仅南京本地萨克斯爱好者捧场,好多外地的萨友也特意赶到南京,在交流演奏中同乐。

他们走上了公益之路:还曾帮助两位重症萨友募捐

成立萨克斯俱乐部,同时又经营萨克斯乐器,是不是商业味太浓了呢?

面对紫牛新闻记者的疑问,吴畏坦然地说,他展示的萨克斯确实向俱乐部成员出售,但绝对是质优价廉,而且终身免费维修。“我们俱乐部从不向会员收一分钱,所有中老年会员来了,我们提供萨克斯免费指导和培训,无论你是在我们这里选购萨克斯,还是从外面购买的。”吴畏说,俱乐部的活动点一年租金就得十几万元,乐器经营所得会对此进行“输血”,目前俱乐部进入了良性循环之路,也让会员们有了家的感觉。

於友情说,他们是全国最早的实名加地名的俱乐部和群,群里几乎没有讨论与音乐和萨克斯无关的内容,也因此受到萨友们的拥戴。“当然,我们举办活动时,基本上都是AA制。”於友情称,中老年人越来越多,怎么让他们不感觉到退休后的落寞?就是把这些热爱萨克斯的中老年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举办一个交流活动,看到他们登台表演后的激动,这种努力就值得。

事实上,於友情和他的萨友们并不止于自娱自乐。

於友情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们曾成功策划并帮助两位重症萨友募捐,还推销他们用萨克斯演奏的作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2014年,南京萨克斯俱乐部成立3周年,他们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组织了一场以萨克斯演奏为主题的义演——援建云南斯农幼儿园,活动当天共筹集10万多元爱心款,其中俱乐部成员就捐助2万多元。今年6月份,这个俱乐部捐助了包括10把萨克斯在内的价值近4万元的乐器,帮助栖霞区残联组建了“汇爱乐队”,并提供培训,让这支刚组建几个月的残疾人乐队在比赛中获得金奖。

在於友情展示给紫牛新闻记者观看的活动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义务到社区、学校、广场举办萨克斯演奏会,几乎每到一处就要受到格外的关注。让於友情最津津乐道的是,他们于2014年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迎青奥”演出时,限额500人的剧场坐得满满当当,原本免费赠送的门票,因为供不应求,竟然被黄牛炒到了100元。

“最近一次,我们把俱乐部的联欢会开到了上海,来自全国的萨友280多人到场,全部是AA制,结束后很多人建议这样的交流会要一年一次固定下来。”於友情有点兴奋地对紫牛新闻记者说,让萨克斯在中老年人中流行起来,老有所乐,从南京走向全国,他正在努力。

[责任编辑:完善沭阳]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