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作为一个怕冷星人,小编一直对空调的发明者怀有敬意,还想给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的创新人点个赞。但你以为抱着热水袋就四季如春了?热水袋开裂、低温烫伤、触电危险……温暖的背后,可能还有安全隐患。
脚上起了直径
5毫米的水泡
90后姑娘小淳从小就冷过敏,所以家里的取暖物件早早就派上了用场。“我大概从10月底就开始用热水袋了,除了插电的电热水袋,家里还常备着两个橡胶热水袋。每天晚上烧滚水后,就直接灌进橡胶热水袋放在床上。”小淳说,因为新买的热水袋都有股橡胶味儿,所以她习惯用旧热水袋,“热水袋外面有绒布包着,初初摸起来手感温温的,并不算烫。”
昨天晚上,小淳像往常一样抱着热水袋入睡,睡到半夜却感觉腿上火辣辣地疼,但睡得迷迷糊糊就没有管。早上醒来一看,小腿上竟然长了一个水泡!“水泡大概直径5毫米,周围一圈都是红色的,一碰就疼。我发了朋友圈后,好多人留言说是被热水袋烫伤的。”小淳告诉小编,这时候她才想起来,因为睡觉不老实,有时候确实感觉光脚放在热水袋上,时间久了会感觉触电般的烫。
苏州目前有不少
低温烫伤案例
和她一样,在小编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反映自己曾有使用取暖产品被烫伤的经历。市民白小姐就回忆到,她曾经睡觉时隔着秋衣在肚子上贴了几片暖宝宝,但第二天早起后发现皮肤刺痛,那里竟也被烫出了水泡。
随着苏州温度的降低,此类被烫伤的现象可不在少数。市立医院北区相关负责人就坦言,目前接诊中的这种情况很多。小编也从苏大附一院相关科室获悉,这是典型的低温烫伤,“暖水袋、暖宝宝这些热源,刚摸上去不会觉得烫,只会感觉很暖和。但长时间接触,对皮肤和皮下组织都会造成伤害。”如果出现了低温烫伤,不要撕破、挑破,请及时就医。
热水袋有保质期
记得及时更换
有研究表明,热源温度超过44℃,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接触70℃的热源超过一分钟、接触60℃左右的热源超过五分钟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而除了低温烫伤,随着热水袋使用年限的增加,外层包裹的绒皮会出现磨损,如果皮肤直接接触橡胶,那种切肤烫热也真是难以描述。同时,如果热水袋出现破裂,热水流出后导致的烫伤也不在少数。
其实,小编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市面上正规销售的热水袋上都标有保质期,有的为三年,有的则为五年。为了安全使用,建议市民及时更换家里的旧热水袋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