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不再是北京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民生资讯人民网-人民日报2018-05-15 14:30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贺勇)14日,北京市发布了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占2/3,区域传输占1/3。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农业及自然源等其他约占12%。这也意味着,燃煤源所占份额由上一轮源解析中占比22.4%降至3%,已基本退出主要贡献源行列,标志着北京能源清洁化战略取得了重要成效。同时,移动源在本地排放中的占比明显上升,本次研究成果中,本地来源移动源占比高达45%,是上一轮解析结果(占比31.1%)的1.4倍。

  近年来,北京坚持能源清洁化战略,大力推进工业、生活领域压减燃煤,努力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地热能和太阳能为辅的清洁能源体系。一方面,相继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基本淘汰全市10蒸吨及以下、建成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工业领域基本无燃煤。另一方面,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大力实施“煤改电”“煤改气”,在2015年实现核心区基本“无煤化”的基础上,2017年实现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全市燃煤总量由2012年的2300万吨降至2017年600万吨以内。

  从新一轮源解析结果看,在全年不同时段及空间范围内,移动源均是北京本地大气PM2.5的第一大来源,其中在京行驶的柴油车贡献最大。

  专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根据本次源解析北京污染“两升两降一凸显(移动源、扬尘源贡献率上升,燃煤和工业源贡献率下降,生活面源贡献率进一步凸显)”特征,强化对移动源(特别是柴油车)、扬尘和生活面源的治理;二是继续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工作,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传输通道,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重污染期间应急联动;三是持续加强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治污、精准治污能力。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5日 02 版)

[责任编辑:柳晓原]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