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包头》“极速”蹿红 点击近十万次

社会万象2014-07-11 14:5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去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让无数吃货为之疯狂。今年《舌尖上的中国》推出第二季,一经播出再掀波澜,短时间内再次引爆数以万计观众的“胃口”。

现在这股“舌尖美食风”刮向了包头!

传播包头本土饮食文化

最近微博、微信中出现一段15分钟的视频《舌尖上的包头》,拉开了鹿城“舌尖”大幕。剧中第一集中以“焖面”为主题,呈现了包头城区与农村对于焖面的不同做法,展现了不同的人文情怀。“焖面”这一集包含两个故事,前半部分讲述固阳头份子村一对老夫妇几十年来的传统生活。第二部分讲述了包头青山区一家主打焖面的饭馆,讲述饭馆老板韩小军的故事。

据《舌尖上的包头》主创人员介绍,2014年5月,第一集“焖面”开始拍摄,团队从农村拍起,拍了土豆、豆角等食材的播种、收获,当地人对焖面的传统做法,又拍了一家城里主打焖面的饭馆老板多年售卖焖面的故事。

从7月6日投放网络至今,这部《舌尖上的包头》点击量即将突破十万次!关注度不断上升,也让越来越多的内蒙古人开始关注这部包头本土题材的“舌尖美食”。据《舌尖上的包头》主创人员之一的叶平介绍,当初想要拍摄这部《舌尖上的包头》,灵感全部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因为此前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深深地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他们几个人觉得可以以模仿的形式,拍摄一部记录包头本土饮食的纪录片,通过它来传播包头本土饮食文化。

叶平说:“我平日里的工作就是拍摄婚礼微电影和个人视频简介等,这次拍摄《舌尖上的包头》从5月份开始筹备,短短15分钟的视频,我们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但结果完全是意想不到,简直是超乎想象的成功。”

希望内容更偏向故事化

“当初拍摄时,我们就是以玩的心态,觉得做了这么久影视制作,应该留下点什么,突发奇想就说到美食,没想到大家竟达成一致。起初我们觉得就是拍完内部人之间传看留个纪念,没想到后期制作后,投入网络竟反响强烈。一时间由小众化变为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我们的最新进展,网络中每天跟帖量特别大,我们自己都很吃惊。”叶平激动地说。

据叶平介绍,《舌尖上的包头》贴近生活,跟包头人的饮食息息相关,每集均围绕包头人常吃、爱吃的美食展开故事。拍摄前,团队也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进行了研究,第一季以美食为主,第二季以故事为主,《舌尖上的包头》多以参考第二季为主,希望内容更偏向故事化。

叶平说,第一集中,焖面从农村取材,呈现出原汁原味的食材,同时通过对比展现农村与城里饭馆的不同之处,让美食体现在故事中。片中呈现出原材料的生长、收获以及农民的辛苦和喜悦,并在最后展现出品尝美食的幸福感。据他透露,《舌尖上的包头》第二集主要讲述的是烧麦这一传统美食,早在解放前包头曾有一家名为“肆美圆”的烧麦馆,随着时代变迁已不复存在。这次以故事的角度,再次带人们寻找老味道,预计本月底就可与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admin]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