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痛只能忍? 无痛分娩普及难 多地三甲医院不开展

社会万象新京报2017-09-12 03:31
穿越到手机

微信扫一扫 分享更精彩

举报与纠错 打印本文

5月18日,北京妇产医院,男士体验生产疼痛。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2016年6月23日,美国西北大学芬堡医学院“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医护人员在嘉兴市妇保院做业务交流。图/视觉中国

产痛究竟有多痛?只有经历过生产的人才能切身体会。

美国的一套疼痛指数将疼痛按程度划分为1-10级,用一把刀将中指从中间切开的疼痛指数是9.2,而自然分娩的指数则为9.7-9.8,意味着比刀割还疼。此外,还有理论称,产痛仅次于被火烧灼的伤痛。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前院长段涛告诉记者,部分孕妇在生产中会经历最高级别的痛,即“人类能够想象和承受的最痛级别”。

无痛分娩早已在世界上存在了100多年,进入我国也已半个世纪,但目前却尚未普及。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2008年时,美国产妇采用分娩镇痛的比例便超过60%。而在中国,2015年国家卫计委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快乐产房,舒适分娩”项目活动稿件中称,“据估算,在中国无痛分娩不到10%。”

新京报记者致电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三甲综合医院,发现无痛分娩在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医生称,国内麻醉医生偏少、无痛分娩手术收入低,是无痛分娩在国内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

分娩镇痛相对安全

30岁的浙江临安人王芳(化名),2016年8月4日凌晨入住当地一家人民医院待产。她的宫口开得慢,二十几个小时里,宫缩越来越强、持续时间延长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她疼痛难忍,吃不下任何食物,也无法休息,整个人都蔫了。

此前,她听同事说起过无痛分娩。联想到麻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她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她暗下决心,“能自己生就生,疼得没力气了才最后考虑它。”

医学上一直在尝试通过物理或药物的方法为产妇减轻疼痛,比如水中分娩、导乐、针灸、按摩等,“效果最好的还是药物方法,特别是椎管内阻滞镇痛,通过腰麻或硬膜外给药镇痛。”北京某私立妇儿医院麻醉科主任南兴东介绍,这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普遍、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无痛分娩方法。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作“分娩镇痛”,其实就是在宫口开到两指左右介入,在腰椎棘突间隙进行穿刺,医生判断到达硬膜外腔后置入一根非常细的软管,通过软管连接止痛泵持续给药,作用于脊髓和神经根。在药物作用下,通过抑制子宫收缩产生的疼痛信号向大脑传导,减少分娩疼痛和恐惧。

直到8月5日早上6点多,王芳宫口终于开到三指,也幸运地等来了麻醉师打无痛分娩, “有点像打吊针,针打在后背脊柱上,麻药顺着背后那根管子,一曾说过的,“产妇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产妇减轻痛苦,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生育文明。”

新京报记者 高敏 实习生 陈卓琼

[责任编辑:沭阳视窗]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

关于沭阳网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投稿荐稿 | 免责声明 | 广告投放 | 微信平台 | 意见反馈 | 删帖须知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手机站
Copyright © 2007-2018 0527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 苏ICP备170244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