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爱
有协会筹划爱心义卖 读者叹心酸愿意捐款
昨日,佛山已有热心义工开始募集保暖物品,更有热心人士表示愿意捐钱资助黎金次一家。
佛山市志愿者自驾车服务队听闻黎金次一家冬天缺少衣被后,下午就发动了募捐。有负责人表示,希望去探访下黎金次一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很心酸。”昨日,佛山市朝阳关爱单亲低保家庭爱心协会负责人肖健芬了解到黎金次一家的情况后,连声表示。她说,此前协会曾和记者一同探访过黎金次家庭。经过核实了解,他们确实比较困难,陈雪梅病情算是比较严重,更需要社会各界关心和帮扶。
“我们会对这个家庭持续关心和爱心帮扶。现正在筹划举办一场爱心义卖,希望能够募集一些保暖棉被和衣服。”肖健芬说,上次探访回来后,义工队骨干特意咨询了一些相关部门了解政策帮扶,同时向社会发起募集,“打算过几天给他们送保暖物品和电磁炉等。”
昨日的报道也引起了不少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昨日,佛山本地人士张女士来电称,她对这个无奈的家庭也感到十分心酸,更表示自己愿意给这个家庭捐款。
不过,到昨日下午,黎金次称,自己还没收到相关电话。目前,他说自己只想一个安稳就够了。他表示非常感谢社会的关心,这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政策观察
精神病患异地救助的佛山“困境”
昨日,黎金次家庭得到社会和部门的关心帮扶,但对于精神病人的救助,佛山也正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大“困境”。佛山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近年,佛山对精神病人支出的安置费用,以每年20%的比例增长,“已经突破了几千万元。”
最大问题是无处接收
对部门而言,钱不是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有钱安置但无处接收。“佛山市精神病治疗管理所,180多个床位,早已经满员。”该负责人表示,此前向佛山第三人民医院推送的四五百名精神病患者,也让该医院人满为患。“人家甚至都害怕再送人来,因为实在安置不下。”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些被安置的患者,有些是佛山本地的,也有些是外地的,费用均由政府全额买单。
如今佛山对精神病患者救助的尴尬是,每年新增几十个患者,几乎无处安排。有研究者建议,佛山目前可安置的地方仅有“市三”和“精治所”两个,建议适时增加多几个精神病患者的专业医疗机构。
目前佛山精神病患者每年增速惊人,患者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是,被佛山民政部门称之为“洼地效应”:因佛山救助条件好,附近地市一些精神病患者纷纷涌入。
“这是佛山从未遇到的救助压力,实在是没有办法。”该负责人称,对于无亲无故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佛山救助是不分内外,一律照收。
读完这篇文章后写点感想吧 你还可以 收藏 留以后再看